2016年5月,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告了中国科研人员发明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有专家评论,尽管这种技术尚处初期阶段,但其潜力有望超过近来被看作诺贝尔奖热门的美国CRISPR-Cas9技术。…[详细]
韩春雨课题组在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论文,使韩春雨暴得大名,但国际国内学术界对NgAgo实验是否具有可重复性的问题也争论不休。 但争论并未妨碍河北当地政府和河北科技大学对韩春雨的支持。韩春雨作为项目负责人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已经获批100万元,项目起止年月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详细]
对韩春雨论文的重复性争议始于7月初,当时方是民(网名方舟子)在他的网站新语丝(xys.org)称多名科学家告诉他无法重现韩春雨论文的结果。 7月29日,澳大利亚大学约翰·克汀医学研究中心(the John Curtin of Medical Research)的科学家加埃唐·布尔焦(Gaetan Burgio)发表博文公布了他在小鼠胚胎中测试NgAgo基因编辑效果的过程。他发现,无法再现韩春雨论文的结果。 当天,西班牙科学家路易斯·蒙特柳(Lluis Montoliu)发邮件给他在国际转基因协会的同事…[详细]
面对所有质疑,韩春雨自信,并近乎执拗地相信,他只需要按照科学的流程去回应目前所有的质疑,而不需要通过媒体发声。尽管目前质疑声来势凶猛,他仍觉得质疑他的科学家没有采用科学的方式。当记者询问公开更多数据是否有利于重复实验的开展时,韩春雨的回答是否定的:“公布也没用,那不等于韩寒公布手稿吗?”…[详细]
13位中国生物学家决定实名发声,一致表示了希望韩春雨能公开所有原始数据,他们来自不同的研究细分领域,都在NgAgo诞生伊始跟进重复和验证,大多耗时两个月,数次重复和验证无一例外的全军覆没。。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这场赛跑赌上的,是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名声。…[详细]
在国内外学者几番公开质疑其可重复性一年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已由《自然-生物技术》撤销。 韩春雨论文的被撤销,部分排解了长期以来围绕这一研究课题的争论,但事情远未尘埃落定,科研论文发表和评价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有意味的是,《自然-生物技术》并未指称韩春雨的论文涉嫌造假,而是论文的结论不可重复。这一结论直指如何看待科研论文的成果。显然,中国科研界与其他国家的认知有着明显差异。在中国,发表论文,尤其是在世界著名期刊或高被引期刊上发表论文就意味着成果。…[详细]
据了解,学者对于已发表的论文,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主动撤稿。例如,认为论文的证据不充分,试验数据还不能得出文中结论,或是认为数据处理不妥,暂不适合发表论文等。“主动撤稿表明韩春雨团队也意识到他们文章有不能重复的问题。”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教授楼振昆说,“能够主动撤稿需要勇气,很多重复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愿主动撤稿。实验不能重复可能有多种原因,现在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韩春雨团队是造假。一般被动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为”。…[详细]
是谁将韩推上神坛?这件事情是如何由一个成果,变成对个人的“封圣”行动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推敲和反思的过程,其中有媒体的推波助澜,或许将成为科技传播史上一个典型案例。但又是谁对这一成果做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引起媒体趋之若鹜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