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道,解读中国经济的“地理密码”
- 来源:讯媒作者:魏晓文
- 2019-08-22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这是几乎每一位国人都知晓的基本常识。
最初的“国”是定居的部族及其所在的地域。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国,自古被称为“神州”, 在山海经记载中,神州在滔滔的水流中生活,当时水利工程攻克无法进行,常被洪水流域蔓延。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有所认识。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写道“东海三为桑田”。唐朝颜真卿、宋朝沈括等都以山顶、山崖中所见的螺蚌壳为证据,阐述了海陆变迁的观念。
而在数百年之后的现在,一位老人经常为人们讲述地理与经济的丝丝缕缕。他认为,今天的全球经济越来越被世界城市网络所控制。“节点”“门户城市”是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世界级的金融、商贸、信息业等高端服务业最集中的城市。由“节点”和“门户城市”带领起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大区域或国家的枢纽区。
一端是千年不变的亘古桑田,而另一端,则是朝夕起伏的城市发展。他鞭辟入里,指点江山,探寻经济地理的发展及规律,求证区域治理的实践和理论。
他叫陆大道,一位80岁的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
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80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在讲台后依旧言语铿锵,干净利落。8年前,脊髓损伤引起的下肢瘫痪,让他终结了频繁外出考察与学术交流的日子,但人们还是能在很多重要的场合倾听他精彩的见解。
“我国的国家级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接近200个,还有200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接近500个。全国省区市级的各类新区约3500个。各类新区新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体。但是,现阶段各地的新区新城已经‘饱和’。这种‘饱和’并不是没有空间了,而是没有新的经济增长要素、技术创新的要素进去。不少新区新城发展很不景气,创新环境建设不到位。今后要苦练‘内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这已经成为“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发展的关键。
老人的目光已经紧盯在数年之后的时光。
作为智者,正确的判断总是要走在时间的前面,才会更有价值。
6年前,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启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合理进程与城市建设布局研究”重大咨询项目,而项目负责人,就是已经坐在轮椅上的陆大道。他在此之前的2007年,就和其他学者一起完成了咨询报告《关于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建议》。报告以丰富详实的数据和图片资料,分析了冒进式城镇化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认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不能支撑如此高速且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指出中国必须要走符合国情的循序渐进、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道路。
2009年,陆大道完成了《警惕借各类“新区”建设规划实施大规模“造城”》的咨询报告,指出要“警惕借各类‘新区’建设规划实施大规模‘造城’”。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请务必把好规划、用地审批关”。由此,有关部门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行文中删去了若干新区的名字。
2013年6月,刚刚出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邀请陆大道和徐匡迪两位院士,在中南海分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城镇化课题研究成果。
李克强听完发言后指出,我们一定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科学论证、周密谋划,让新型城镇化之路走好走顺。他还请院士专家就新型城镇化重点、难点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决策。
之后,他一直将院士送到大门外停车处,握手道别。
二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铜陵市枞阳县是陆大道的故乡。
出生在1940年的陆大道童年困苦,5岁时父亲早逝,陆大道和母亲一起生活。“我的母亲勤劳能干、有志气,对我很好。”陆大道回忆七八岁时,和母亲抬粪桶浇菜,母亲总把粪桶靠近她身边,减轻自己的重量,“我个子矮,只能作为母亲不合格的拐杖。”
“当时,我们寡母独子虽生活困苦,但母亲种地,还养猪、养鸡,勉强可以度日。”在陆大道的记忆中,最困苦的时期,“秋天没有吃的,母亲就把榆树皮磨成粉,和着米糠做粑粑给我吃。现在想想,小时候的苦何尝不是一种磨练?”陆大道说。
“幼丧父寡母独子,小年纪立志发奋。狂风时夜起耙柴,雨雪天光脚去读。 ”陆大道在《我的人生路》这首诗里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深受桐城派文化熏陶的陆大道,也一直将对知识的获取作为改变家乡、报效祖国的途径。
1958年,陆大道被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录取,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开始走上经济地理研究之路。
对陆大道与整个中国来说,1978年必然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是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时我在芜湖调研,在广播里听到了盛会的召开,心情非常激动,犹如万物复苏的春风拂来,国家也从此开始注重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
1980年,陆大道远赴原联邦德国开启了为期22个月的公派留学访问。在那里,已过不惑之年的陆大道,如求学时的少年一样,考察过工业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布局做法、高速公路、铁路、电厂和运河,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来自先进地区的“给养”。
1984年陆大道在乌鲁木齐“全国经济地理与国土规划学术讨论会”上作了“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的报告,初步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形宏观战略。
对于非地理学界的读者来说,点轴理论和“T”字型发展战略理论可能并非耳熟能详,但说起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岸经济带则广为人知。
中国近30多年来之所以能在这两条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带的带动下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正是因为有了点轴理论和“T”字型发展战略的科学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曾被写入《全国国土整体规划纲要(草案)》,并被国家“八五”和“九五”计划所采纳,影响了近20多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布局和发展。
三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大规模城镇化及其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至21世纪初已经相当突出。这引起了我对冒进式城镇化、长期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及其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强烈担忧。与此同时,科技界也发生了重大的政策性变化,十分强调‘国际前沿’及以SCI 论文为核心的考评标准,而大大淡化了国家情怀。我认为,这对于地理学特别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院士陆大道在圈内以敢言著称。近年他署名发表的文章《只有自主创新 才能成就国际一流》及公开场合的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只要讲的是真话,说的是实情,就不怕别人批驳”,老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率真直言的性格溢于言表。
“科技界盲目追随‘国际前沿’‘国际热点’的现象,极其不利于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也严重影响到科技强国的建设。因此,当前亟待进一步激发与提高我国科技人员迅速赶上并超越世界水平的创新情怀及自信心。大力提倡科学技术发展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前沿科学与尖端技术问题,并逐步达到未来世界上若干重要领域的科技制高点”。
对于创新的见解,陆大道和自己研究了半生的区域地貌一样,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方向。
数十年如一日,陆大道用地理“解码”经济发展的潜力。今天,他依旧执着于对城市的目光,再一次提出培育大都市圈的建议与“注意事项”,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殚精竭力。
他将我国经济的“地理枢纽”进行了梳理: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长三角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核心城市的珠三角城市群(大湾区)。三大枢纽区及其带领的全国经济合作区,分别与世界广大地域范围组成相应的合作平台和生产网络系统。
他提出大城市特大城市是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逐步发展最终形成的。这些省会城市长期以来发挥了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统领作用,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就突出。现阶段,多数大城市仍然非常有活力,如果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前景依然光明,关键是不要谋求走捷径。
他告诫,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要对城市发展的潜力与要素支撑做出科学判断。
面对山川,他努力勾画千年积淀沟壑;面对经济,他倾心解读万千嬗变的迷茫。
以真为眼,以实为心。陆大道,不负经济解码大师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