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电脑兴衰史

  •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作者:汤十三
  • 2019-04-02
王安电脑兴衰史

他把自己儿子放到一个无法胜任的位置上,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加速衰败。

自从看了《模仿游戏》之后,每次我对着电脑时都会肃然起敬,左手自然垂放,右手摸着心脏位置一顿敬仰完毕才会开机。

说起电脑,除了卷福,还有一位令我敬佩的华人天才——王安 。


  

王安集计算机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多种身份于一身。

他拥有十多项高精尖发明专利,曾经财富排名全美第五、全球华人首富,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与特斯拉、莱特兄弟等人并列。

曾经与总设计师谈笑风生

他还获得过里根总统颁发的“总统自由奖章”,该奖章代表了平民的最高荣誉。

比尔·盖茨说过:

如果王安完成第二次战略转型,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微软了,我可能不会成为现在的科技明星,而是在某个地方做教师或者律师了。

只可惜,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王安是谁了。

这不怪你们,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在你们还不记事时就把王安电脑的牌子给作没了。


01 王安的崛起


王安1920年2月7日出生于上海,从小就是个天才,16岁高中毕业就考进了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

1940年毕业后他就带着团队躲进山里捣鼓无线通信设备,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抗战胜利后便被公派至美国学习。

到美国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成绩同样拔尖。   

青年王安

有一天,他到IBM面试,却遇到一个油腻的面试官。在那个对华人抱有偏见的时代,面试官说IBM是美国一流的科技企业,让王安去找个修理厂试试。

这让内心骄傲的王安备受打击,他带着满腔怒火回到学校,用3年时间就拿到了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之后他就被艾肯Howard Hathaway Aiken)招入哈佛计算机实验室。艾肯是个牛人,他在二战期间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计算机“马克1号”。

马克1号,有一节车厢那么大,算一次乘法要6秒,一次除法要10秒

因为马克1号体型硕大、笨重无比,所以艾肯团队的研究方向是设备轻量化。当时的数据存储设备用的都是IBM的打孔卡片,随便一弄就是几十吨重,数据存储就成了艾肯团队的瓶颈,用尽千方百计也无法突破。

IBM打孔卡片

但是王安才加入实验室不到3个星期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发明出磁芯存储器,在当时来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创新。

磁芯存储器的出现让计算机的体积得以大大减小,也让占IBM的打孔卡片毫无用武之地。

磁芯存储器

王安展现出的才能让艾肯大为吃惊,并希望通过加薪留下这位天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王安没有选择留下,而是自立门户。他离开艾肯的实验室,在外租下一个车库,于1951年创立了王安实验室,开始出售他的磁芯存储器。   

王安实验室

敏锐的IBM很快找到王安,打算以高薪聘请他做公司的技术顾问,并希望购买他的专利作为己用。起初王安并不打算出售,但因为实验室的资金问题不得不妥协。

起先IBM开出了200万美元的高价,但是由于磁芯存储器在当时有点超前,IBM察觉到很少有其他买家对他的专利感兴趣,于是便露出了资本的獠牙,把价格压低到50万美元。

此时王安再次被IBM激怒,决定与他们对簿公堂。但是个人的义愤填膺终究不是雄厚资金的对手(钱越多请的律师越牛逼),几番对垒后王安败下阵来,最后灰溜溜地收下50万美元卖出专利。

自此以后,王安就与IBM结下了梁子。

他卧薪尝胆,把得来的专利费全部投入研发,并于1955年把实验室改为王安电脑公司,准备研发产品跟IBM刚正面。    

王安电脑公司LOGO

在这位天才的带领下,公司研发进展得非常顺利,接二连三地推出了一些产品。而真正让公司名声大噪的是一款1964年推出的桌面台式计算机“LOCI-2”。

“LOCI-2”跟现在的电脑差不多大小,售价3000美元,对比当时IBM那比冰箱还大的计算机与10000美元的月租金,展示出了碾压般的竞争力。推出后就收获了大批的科学家、工程师用户。

到后来,华尔街大部分的金融公司也配备了“LOCI-2”,王安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有名。       

LOCI-2

很快地,高强度的研发让王安电脑公司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于是他决定上市进行融资。

由于华尔街精英们都是他的用户,很看好公司的前景,王安的融资很顺利,刚上市股票就被抢购一空,身价也暴涨成为了富翁。

有了资本后,王安正式宣布要对抗IBM,消息一经公布股价随之大跌,大家都说他有点飘了。

要知道,当时全世界的电脑公司加起来市值都不及IBM的四分之一,王安电脑公司的市值更是只有IBM的三百分之一,要是我也会觉得这人太飘。

王安则没有理会他人的嘲笑,他投身于研发,准备着执行自己的计划。除了巩固计算机市场,他还打算进攻IBM的专属领域——办公系统。

wang-452科学计算机

终于,他在1971年推出了一款比IBM产品好用得多的打字机——“wang-1200”型打字机。

“wang-1200”的推出,使得时任IBM董事长的小托马斯·沃特森震怒,他早就嘱咐下属要紧盯王安的动向,但这次下属没有提前通报相关消息,使得他破口大骂。

更令IBM恐慌的是,之后他们开发出配套“wang-1200”的文字处理系统WPS(Word Processing System),使得“wang-12系列”如虎添翼,它能让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看到文字的编辑过程。

有了软硬件的珠联璧合,王安得以抢下IBM的办公市场,银行、报社、证券、保险这些行业的公司,都成了他的客户。    

wang-1200打字机

从办公领域来讲,王安确实是成功狙击了IBM。

不过此刻科技界的风向标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个人电脑市场正在慢慢崛起,王安也于1973年尝试性地推出了第一台PC——“wang-2200”。      

wang-2200       

wang-2200的广告,比IBM更小的电脑

相较于之前的产品,这款PC不止可以办公,还可以用于娱乐、设计等。

1975年、1976年这两年,有两个年轻人先后创立了“微软”和“苹果”专攻个人电脑市场。虽然他们一开始的产品简单粗陋,没有数量庞大的软件支持导致市场的反响不太好,但他们坚定认为个人电脑就是未来,未来一定是人手一台电脑。


02 天才的陨落


随着软件越来越丰富,个人电脑的潜力慢慢显现,文字处理机的市场被压缩,而王安的死对头IBM率先进行了转型,重金投入个人电脑领域。

并且IBM实行开放化、标准化的政策,使得他们的电脑兼容市面上大部分设备和软件。

    

到80年代个人电脑业务全面崛起,王安立马研发出比IBM更好用的个人电脑。

但此时的IBM已经形成一个产业生态圈,他们有互相兼容的设备、软件,当时“微软”也是生态圈里的一员,在IBM的庇护下成长。

而王安因为多年前与IBM结下的梁子,坚持不生产兼容IBM的PC,连显示器都不兼容。

wang-pc       

wang-laptop

他曾经凭借“不兼容”战略击败IBM,拿下美国空军4.8亿美元的超大订单,但这也成为了他亲手埋下日后葬送公司的地雷。

软件作为电脑的灵魂,王安的个人电脑却无法使用IBM庞大的软件库,只能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导致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节奏脱离,让他在科技潮流中举步维艰。

1986年,在身体抱恙的状况下,王安做了一个与“不兼容”同样失败的决定。

当时的西方企业界普遍存在职业经理人这一角色,就是俗称的“打工皇帝”。最高级别的员工,就像古代的掌柜,掌柜上头还有“东家”。他们受过专业的经营管理教育,具备很强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但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王安不相信职业经理人这一套,而是任人唯亲。不顾董事和下属的反对,秉持着“虎父无犬子”的信念将儿子王烈任命为公司总裁。      

王烈与王安

王烈在1983年担任研发主管时,宣布了十四种主要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并承诺交付日期。但到期时只有少数产品接近完成,有些甚至没有开始研发。这件事导致王烈在公司内部声誉不好,无法服众。

王烈在上任后的一年里,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他扭盈为亏,一系列的“骚操作”让公司在1988年亏损4亿美元。员工们大失所望,一些高管愤然离去,公司元气大伤。亲手将思科从6亿美元市值带到如今2300亿美元市值的钱伯斯,就是在那时离开了王安电脑公司。

到1989年,王安不得不忍痛割爱,亲自将儿子撤下,请来了通用电气的前CEO米勒担任董事长兼CEO。

此人就是王安之前最不相信的职业经理人,他号称美国企业界的“修理工”,曾让很多企业起死回生。

米勒上任后对公司进行大规模重组、裁员5000人,相当于当时员工的38%。但因为他不懂技术,无法适应新兴的科技企业,做了一系列改革也没能扭转乾坤。

1990年的亏损比1989年还大,同年王安因为食道癌去世,享年70岁。

因为财务困境,王安电脑公司于1991年开始代理销售IBM的电脑,以换取IBM的投资,老对手IBM却不为所动。

最终王安电脑公司在1992年8月18日申请破产保护,于1993年9月20日正式破产。此时的个人电脑市场只剩下了预装微软Windows的PC和苹果Mac两个类别,王安电脑的一代传奇,就此陨落。      

     

王安成名于美国,但身体中还是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世袭”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把自己儿子放到了一个无法胜任的位置上,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加速衰败。

如果他当时能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尽早引进一个合适的职业经理人,那说不定现在我们还在使用王安电脑。

参考资料:

1. 维基百科:王安

2. 维基百科:王安实验室

3. 搜狐:《扼杀微软、令IBM恐慌,这位“电脑大王”华人首富,为什么说倒就倒了?

4. wang2000.org

5. wangmuseum

6. 纽约时报 Wang Files for Bankruptcy; 5,000 Jobs to Be Cut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讯媒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相关评论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