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宏委员: 补齐西部短板,推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

  • 来源:讯媒
  • 2019-03-0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但如何解决那些掣肘乡村振兴的短板,却成为近年来委员和代表们关心的话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在向大会提交题为《补齐西部短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言中建议,把乡村振兴战略在西部地区的落地实施摆在优先位置,补齐西部乡村发展的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西部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涉及西部的有12个,中央重点支持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全部在西部。从2012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贫困人口从5086万减少到1634万,但占全国的比重仍达53.6%。只有补齐西部地区短板、强化西部地区弱项,让茶马古道日新月异,让丝绸之路欣欣向荣,才能更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张道宏称。

对此,他提出下列几个方面的建议来补齐西部乡村发展的短板。

第一,全面督查落实中央涉农政策。

张道宏称,中央涉农政策越来越好,但只有在落实环节进一步抓好,才能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因此有必要参照党的巡视制度,建立涉农政策贯彻执行督查机制,对国家层面出台的各类发展规划,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乡村发展的政策,认真梳理,逐项督促落实。与地区发展实际不适应的政策、规划,争取在“十四五”规划及其他政策文件中给予修订。

第二,创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村的事要由农民自己作主,用于乡村建设的钱要直接交给村委会,由村民自己决定怎么用,同时以制度引导村民入股集体经济组织,充分焕发他们的主人公意识。”张道宏称。

他认为,在外面闯过世界的乡村能人和有知识的年轻人,是乡村建设的新生力量,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参与村“两委会”干部竞选,将他们培养成为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在有条件的中心村实施“一厅办公,一网服务”,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效能。

第三,统筹规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拓展,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正是基础设施差。”张道宏在发言中称。

他认为,可按照西北、西南各经济片区规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建设乡村到城市的快速交通,加快构建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互补供给通道,促进西部城市与乡村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实现一体化;依托重点镇和中心社区,构建跨乡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综合环境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四是整体推进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

张道宏在发言中分析称,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首要问题是产业基础差。为此他认为国家应以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为方向,严格执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片区规划产业种植、养殖区,统筹推进西北黄土台塬地区、土石山区、河川地区、沙漠化地区,以及西南河谷平坝和低坡丘陵等地区土地治理工作,高标准建设农田,发展特色农业,并通过土地流转、“三变改革”等方式,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

“土石山区、丘陵地区‘小而散’的土地,不利于组织规模化生产,可以通过市场端搭建跨村经济合作组织,把小而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推动形成生态建设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产业体系,让乡村振兴根深叶茂、开花结果。”张道宏称。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讯媒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相关评论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