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双创周北京会场今开幕 海淀率先推概念验证计划
- 来源:智网新闻作者:张丽
- 2018-10-09
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于今天开幕,记者了解到,双创活动至15日,为期一周,开幕式上海淀区发布了实施中关村科学城概念支持计划,该区拟设立一亿元综合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概念验证项目开展和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中心组建。
海淀区实施中关村科学城概念支持计划
据介绍,海淀区实施中关村科学城概念验证支持计划。概念验证是弥补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进行市场化产业化成果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是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的有益尝试。目前,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概念验证支持计划进展迅猛,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技术成果转化回报。
记者了解到,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海淀创新发展十六条”要求,中关村科学城建设需要进一步聚焦关键核心要素,进一步提升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能级。实施中关村科学城概念验证支持计划,目的就是支持区域内高校院所基础研究成果面向应用转化进行概念验证,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风险,助力创新主体加速跨越“死亡之谷”,加速形成与市场、资本进行对接的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体系,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强大推动力。
双创周开幕式现场
该计划支持的概念验证项目为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项目,优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环保等领域项目。计划支持项目范围为两大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结项项目和近三年来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拟设立一亿元综合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概念验证项目开展和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中心组建。
海淀区计划每年征集支持20个概念验证项目,对于入选的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支持项目完成开发、测试、原型构建等工作;同时发放不超过10万元的协同创新券,用于支持项目购买技术服务;还将依托海淀区资源优势,组建概念验证项目专家顾问团队,邀请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为入选项目提供辅导。
海淀区还将通过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概念验证中心,推动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实施,首批计划支持5家。海淀区将给予每家概念验证中心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连续支持三年,资助总额达到7500万;同时对获得概念验证中心支持且进行转化落地的项目,优先享受海淀区配套服务支持政策;还将对概念验证中心服务团队联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概念验证中心服务团队专业化水平。
此外,对通过概念验证并进行落地转化的项目进行持续支持,形成包含基础研发、概念验证、前孵化到创业孵化、加速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服务支持体系。优先对接海淀科技创新基金体系,通过初创期股权投资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等专业基金给予多维度支持;优先对接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专业园区等创新空间,为转化项目提供空间保障等落地服务;同时为项目提供人才落户、公租房等综合配套服务。
中关村示范区硬科技孵化平台发布
现场还发布了中关村示范区硬科技孵化平台,据介绍,为加快推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在中关村示范区转化和产业化,服务和支撑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和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关村管委会开展了中关村示范区硬科技孵化平台征集和支持工作。2018年共征选出27家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平台。
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平台是注册在中关村示范区范围内,依托专业技术平台及孵化服务资源,为相关领域科技型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配套条件,同时提供办公空间、创业辅导、投融资、产业对接、媒体推广等创业孵化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和相关产业创新发展的孵化机构。
记者了解到,本次入选的27家平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覆盖范围广,平台落地在海淀、昌平、丰台、亦庄、房山、大兴、怀柔等多个中关村分园。二是建设主体多元,分别由高校院所、央企、市属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主导建设。三是技术前沿性突出,平台聚焦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领域的硬科技企业。
下一步,中关村管委会将重点在平台专业设备投入、高技能人才引进、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在中关村各分园转化落地,推动中关村创新创业上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