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高新区: 演绎创新聚变“海派风”
- 来源:智网新闻
- 2018-09-20
近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中国原创抗肿瘤新药“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III期关键性临床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癌靶向药物,呋喹替尼由位于上海张江高新区的和记黄埔医药自主研制,是我国首个从发现到新药上市申请都在国内完成的主流抗癌新药。
上海张江药谷的一组数据也令人咋舌,在国家每年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中,每3款新药就有一款来自这里。
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张江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以25%以上的增速不断攀升,地均、人均产出效率均位于全国高新区前列,在创新大潮中独立鳌头。
如今,这里已建成了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最强的集成电路研发基地,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最强的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基地、最大的金融服务业基地以及最大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成为令人瞩目的创新高地。
大胆探索 下活园区“一盘棋”
不同于北京中关村、武汉光谷管委会主任与区域行政官员重叠的模式,张江的管理机制比较独特,仅由5个部门、20人左右在编人员组成的管委会属于上海市政府的派驻机构。
而放眼上海地图,张江的22个分园和124个园中园,如散落的棋子,覆盖所有区县。在发展过程中,各园区都有了自己的“金刚钻”,既有以张江核心园为代表的管委会模式、紫竹高新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模式、上大园为代表的大学模式,还有国有企业模式及多种经营主体合办的管理模式,平均两个园区便有一套体系。
这对于统一管理、协调步伐来说无异于极大的挑战,微型的管委会如何管得住大体量的张江?
没有可以参照的成功经验,只能依靠自己去摸索,大胆尝试。面对政府和市场这两只“纠缠的手”,张江演绎出了“海派特色”。
“小政府大社会,打造一个高效的政府”,成了张江管理者厘清思路的线索。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曹振全表示,“政府要做市场不想做、不能做的事情,要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
2015年,张江高新区依托上海敬元公司启动了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专项,先后在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实施人才、技术和资本“三位一体”的整合及先期孵化。
近几年,旨在带动各类资源汇聚,聚焦产业链、价值链缺失部分的“张江专项”从每年安排资金25亿元增加至33亿元。同时,张江加快人才、信用、融资等八大试点建设。在科技金融方面,过去张江高新区由于分园多、管理体制复杂,曾经由各分园牵头,帮助科技型企业化解贷款抵押难题。但未来,这部分融资服务将交给第三方机构打造的平台,目标是批量化银企对接和多样化融资服务,以化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此外,还计划引入民营资本,成立民营张江科技银行,采用“总店+连锁店”和“实体+虚拟”的商业业态,将资本触角深入分园。
先人一步 探路产业“无人区”
几十年前,张江还只是一片上海郊区的农田,如今这里已聚集起张江实验室、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等院校,它们也成为张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创新内核”。
有了创新资源的集聚,有胆识的张江人开始放开步子,先行先试。于是,一批别人不敢做、做不了,又极具前瞻性的高尖端产业开始在张江遍地开花。
在张江布局的量子通信产业,曾一度被认为是“打水漂”,张江人却在质疑的目光中布局了全国首家量子通信产业园。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量子京沪干线”和“量子科学卫星”等国家重大项目备受瞩目。
2017年9月26日,张江实验室挂牌成立。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先进光源设施群和光子科学中心正在张江形成。去年12月份,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一重大装置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批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之一,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过程探索、先进结构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
我国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发展迅速,但转化率却偏低。张江则先人一步,其与东方医院共建的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项目,2014年获1.05亿元政府资金资助。目前,这里已完成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临床研究、干细胞治疗心衰临床研究等若干病例,成功实现超车,占领了干细胞领域高地。
在张江的力推之下,一批争议多、风险大的高尖端产业,纷纷在这里落脚并发展壮大,为上海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张江高新区已形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等9大产业集群。
制度革新 点亮创新生态每颗星
为营造创新生态,张江高新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诞生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关电子账册、医疗机械注册人制度等诸多个中国第一。作为目前首个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地区,上海张江正在探路医疗器械的制度革新,这将为全国提供先行经验。
与此同时,在“爱第一个吃螃蟹”的张江,多项具有突破性的试点也正在开启——
2016年10月13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提出23项新举措,共同推进张江示范区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人才自由港”;作为中美间合作共建高新技术园区的首例,张江—波士顿企业园计划打造中美创新人才培养和交换平台、中美创新成果转化和交易平台、中美创新资本服务平台等7个平台,推动中国企业与世界创新资源对接;今年5月,上海宣布实行“一套班子、四块牌子”,把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张江管理局四个机构合为一个机构、一套班子,整合多个管理机构职能,厘清职责分工,建立一套协同高效的推进机制和管理体制。
无论是体制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和人才机制创新,张江都以先行先试为己任,高擎自主创新大旗。
“急功近利搞不好科技园,对我们的考核从一开始就不是产值、不是GDP总量,而是人才聚集度、企业孵化度、产业链完备程度、知识产权关注力度。”多位张江集团原负责人曾表示,“一切都是‘瓜熟蒂落’,做到位了高科技自然会井喷。”
创新创业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上海正以全球视野,对照国际标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核心载体,张江高新区正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将创新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