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政府“定向邀约”招人才

  • 来源:澎湃新闻
  • 2018-05-29

2018数博会主会场。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如今,对高层次人才充满渴望的,早已不限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

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包括成都、重庆、杭州、宁波、无锡等在内的众多新一线城市,纷纷加入对高精尖人才的争夺之中,不少地方政府为人才开出上亿元的资助,从政策上看都充满了决心。

距离成都600余公里外、与其同处西南地区的贵阳,依托近几年在大数据产业上“后发赶超”式的布局,对高科技、大数据产业人才的需求开始逐渐显现。

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期间,5月26日-27日,贵阳市人社局、贵阳高新区联合举办了“第三届大数据人才招聘季”活动,共有100余家大数据相关企业、631个岗位供各类专业人才就业、择业,其中最高年薪达50万元。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5月27日在出席2018数博会时发言称,谁说贵阳不可以发展高科技,谁说贫困地区不能发展高科技、大数据产业,贵阳让贫困地区看到了无限希望,还给全国、全世界的贫困地区带了巨大的希望。

“以前别人不愿意到贵州来,觉得这里发展得慢,现在发展快了,意味着有发展的空间,有空间就有就业机会,有机会就有人来。”贵阳市国家高新区人才办负责人李伟鋆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apaper.cn)采访时表示,政府本身从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上正在营造氛围。

大数据产业的氛围有了,下一步是该争才了。


抢占机遇


贵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全国较早选择了发展大数据。

2015年11月,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数据继续作为全省未来五年战略行动之一。

澎湃新闻日前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了解到,过去贵州招商引资来的都是煤炭能源等资源开发型企业,发展大数据后,来了大量的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巨头。

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贵州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8.5%,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2017年,贵州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5.3%,拉动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第二大增长点。

贵州近两年的发展还体现在GDP数据上。今年年初,我国31省区市陆续公布本省经济“年报”,据人民网统计发现,贵州、西藏同2016年一样,继续稳居GDP增速榜前两位,贵州取代西藏拔得头魁,2017年GDP实际增速达到10.2%。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5月26日,一年一度的数博会在贵阳拉开帷幕。澎湃新闻观察发现,从贵阳龙洞堡机场至市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数博会元素。

尽管大会第二日遭遇阴雨天气,且气温骤降,但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天仍有1.8万人涌入展馆。首次参展的脸谱(Facebook)、谷歌等国外知名企业的展位前,体验“黑科技”产品的观众排起了长队。

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主任唐振江在稍早举行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数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现已成长为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和业界最具国际性、权威性的平台。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的大会也是孙志刚任贵州省委书记以来的首届数博会。

孙志刚在开幕式上表示,要牢牢把握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趁势而上,开拓创新,将数博会办成充满合作机遇、引领行业发展的国际性盛会。


“第三届大数据人才招聘季”活动现场。


营造氛围


早在2015年首届数博会举办期间,不少媒体针对“这样高规格的大数据会议为何在贵阳开”进行了报道,有人认为,一群科技大佬有些“意外”地聚集在了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此前这里似乎距离科技界很远。

5月27日,第三次出席世博会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在“精准扶贫”高端对话环节公开对贵州发展高科技、大数据产业表示支持。

马云说,“我看到贵州贵阳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力发展数据产业,这实际上保护了绿水青山,同时给我们贫困的地区看到了无限的希望,谁说贵阳不可以做高科技,谁说贫困地区不能发展高科技、大数据产业,这不仅给贵州,还给全国、全世界的贫困地区带了巨大的希望。”

四年来从未缺席世博会的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5月28日在发表演讲时说,过去大家觉得贵州山多、交通不便,阴雨天气比较多,今天来看这些缺点反而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马化腾介绍,目前,腾讯在贵安新区新建的七星数据中心开始投入一期试运行,该中心就在两座山体之中,地理位置非常安全隐蔽,山洞温度较低,周边水电资源非常丰富,能够降低能耗,未来腾讯要把重要的数据存储在这里。

此外,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也在大会首日亮相,谈及无人车和安全的关系,引发舆论关注。

作为我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的掌门人再次抱团为数博会站台,无疑让整个科技界都对贵州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目光集聚了氛围,氛围又吸引了相关人才的汇聚。

贵州优特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台湾人张立铭从去年开始跟随他的团队常驻贵阳。日前,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去年我们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个就是和英特尔合作,第二个就是取得了贵阳市政府非常重要的政务数据,这对我们的平台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张立铭感受到,贵阳对于大数据的热情是越来越大,下一代人工智能除了依赖数据,更主要的是依赖一个城市扶持创新型产业的氛围。

“它不是给钱投资,也不是免税这么简单,它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城市思维,透过加速创新,把这些产业聚集起来。”不过,张立铭坦言,在这个过程中要达成人才积累,贵阳的人才积累相对其他一些城市仍有不足。


人才破局


如今,对高层次人才充满渴望的,早已不限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

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包括成都、重庆、杭州、宁波、无锡等在内的众多新一线城市,纷纷加入对高精尖人才的争夺之中,不少地方政府为人才开出上亿元的资助,从政策上看都充满了决心。

借数博会东风,贵阳市、区的相关政府部门也将工作围绕吸引人才展开——5月26日-27日,贵阳市人社局、贵阳高新区联合举办了“第三届大数据人才招聘季”活动。

澎湃新闻从招聘现场了解到,此次活动共有100余家大数据相关企业、631个岗位供各类专业人才就业、择业,其中最高年薪达50万元,平均年薪10万元左右。

不过,在活动现场,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告诉澎湃新闻,此次招聘的很多岗位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只能先从一些基础岗位着手。其中一名应届毕业生对此次招聘活动释放出的薪资水平表示“挺高的了”。

贵阳高新区人才办负责人李伟鋆5月27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此次招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大数据相关岗位,确实更需要的是有一些开发经验的人。

相较于过去“开着门,人来了就完事”的招聘会,此次招聘活动采取了政府“定向邀约”的形式。

李伟鋆介绍说,招聘活动前期政府主动作为,通过智联招聘、省人才网、市人才网等渠道,提取他们的简历库,对符合岗位要求的求职者逐一打电话去邀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新区的各个部门还到数博会的主会场、论坛和展馆去做对应的招才引资推介。

李伟鋆表示,“展会侧重创业团队,这些企业已经做出一些成效,看他们有没有意向到贵州、到高新区来发展,而参加论坛的个人较多,主要吸引个人,侧重点不一样。”

官方数据显示,此次招聘活动现场接待咨询2811人次,达成意向596人,直接聘用103人。此外,整个活动还成功引进大数据及关联产业人才100名,其中博士26名,硕士63名,副高级以上10名,引才数较上一年同比增长超41%。

“以前别人不愿意到贵州来,觉得这里发展得慢,现在发展快了,意味着有发展的空间,有空间就有就业机会,有机会就有人来。”李伟鋆说。


政策加码


从政府层面来看,人才政策一直未曾缺席。

据《贵阳日报》报道,今年4月,贵阳市出台《关于创新产业人才集聚机制助推大数据大工业大招商行动的十条措施》,这是贵阳市第一个重点针对机关单位外的产业企业人才的文件。

报道称,该文件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实体经济发展,对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创办企业的国家级专家人才、省部级专家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最高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和100万元项目实施资助资金。

作为大数据产业聚集的贵阳高新区,相应的政策环境也让来黔的外地人才感受到实惠。上述受访者张立铭就将公司设在了高新区,他告诉澎湃新闻,“我们可以享受三年的办公室免租,每年高新区还会评选应用特优、创意特优的奖项,都是价值几百万元的奖,可以透过多种渠道取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需要看到的是,深处西南境地的贵州在教育资源上和东部发达地区仍有一定天然的差距。

马化腾在此次大会期间也谈到,地方政府通过产业聚集吸引人才只是手段之一,包括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也很重要,需要各地政府均衡看待。

澎湃新闻注意到,贵州也希望打造属于自己的人才高地。

2009年,贵州省花溪大学城规划建设全面启动,这片现隶属于贵安新区的地方曾是偏僻乡村,如今已是车水马龙。

据中共贵州省委机关刊《当代贵州》2017年12月专刊报道,花溪大学城规划建设的12所高校中,有9所高校已招生入驻;一批双创企业聚集于此,为大学城提供大数据技术实践和实习基地。

上述报道显示,目前,大学城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培养项目,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用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自身加强人才培训。

例如,去年8月,贵阳高新区发布的《贵阳国家高新区大数据产业招商引智十条政策措施(修订)》指出,鼓励企业与各类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经培训取得专业认证证书并工作一年以上的,给予企业培训费用30%补助,每年可达到10万元。

“我们公司接下来就会有非常具体的人才培训计划,与其去其他城市把人才挖过来,为什么不趁这个很好的时机开始我们的人才积累?”张立铭显然看到了政策带来的利好。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讯媒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相关评论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