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协系统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 来源:智网新闻
- 2018-01-05
2017年,山东省各级科协组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严格落实中央、省委群团改革部署,自觉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狠抓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省科协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已基本到位,省级学会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市县两级科协改革稳步推进,企事业科协工作不断改进提升,尤其是在职能拓展、机构强化、组织转型、软实力提升等关键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明显增强,科协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组织力大幅提升,山东省科协事业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新格局。
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科协改革正确方向
山东省科协在改革方案落实中,坚持以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为目标,自觉对标去“四化”、强“三性”、建设“三型”组织要求,通过印发“三定”方案,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明确了科协“四服务”的职责定位,为科协系统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市科协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及时按照工作督查要求报送改革进展情况,做到了全省科协系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
推动组织设置和干部管理模式改革落地
山东省科协围绕加强人才和智库工作,新成立人才联络部、创新战略研究院。“四服务”职责在机关分别由人才联络部、学会部、科普部、调宣部等4部门承担,事业单位分别由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技报社、创新战略研究院等单位配合。目前,山东省科协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改革已基本到位,整体机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同时,山东省科协通过培养和选拔科协内部优秀干部,交流和轮换一岗多年的干部,试点职务职级并行,选拔和引进各地优秀挂职干部等形式,形成了人人谋改革、敢担当、想作为的良好氛围。
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
先后举办了山东省科技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省高端智库人才研修班、省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研修班等,进一步密切了与科技工作者的血肉联系。通过改革,山东省科协来自基层和一线的全委会委员比例由63%提升到75%,有效增强了科协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全省智库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筹建都取得积极进展,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即将启动,“海智强鲁计划”持续推进,“智慧科协”建设不断创新,对科技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各地科协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品牌工作。青岛市科协着力建设山东省首家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提出了“一站一网一中心”的工作思路,打造全国海外引才聚才高地;临沂市科协科技创新专题干部培训班列入全市重点专题培训计划,培训科协干部100余人次。
省级学会改革稳步推进
出台了省级学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遴选了20个试点学会,为各级学会的改革发展趟河铺路。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累计评选出44家综合示范学会、34家特色示范学会,落实省“两办”印发的学会承能实施方案,确保学会提能承能并举。2017年,新吸纳山东省循环经济促进会等3个团体会员加入省科协,壮大了学会力量。威海市科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等5所高校、70多家企业合作成立校企联合新型学会组织--威海市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会,搭建起持久性会员制的交流合作平台。山东省科协召开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进学会党建工作专题研讨会,加快推动在所属社会组织办事机构层面普遍建立基层党组织。济宁市科协成立了“科技社会组织党委”,将所属62家学会、26家团体会员、近500名党员全部纳入科技社会组织党委管理。
科协基层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省132个县级科协实现了独立建制。莱芜市科协与科技局合署办公历经25年,目前已经独立建制。优化组织设置,着力解决基层科协“四缺”问题。山东省科协改革明确县级科协可设1个直接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或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的事业单位,在全国率先破题。各地科协把握加强型改革精髓,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编办等部门的沟通,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重点加强学术交流、创新创业、科普、人才、智库等支撑机构建设,有效壮大了工作力量。济南市槐荫区科协首创科协工作积分管理制度,把基层科普队伍、科普设施建设、科普活动等纳入动态考核项目,每年按照各街道积分情况给予经费奖补,有效激发了工作活力。聊城市科协明确乡镇、街道办事处科协可吸纳农技推广站、农技协、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层组织为团体会员,面向基层科技科普工作者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发展个人会员,接长了工作手臂。
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大力提升
泰山科技论坛已举办35期,邀请279名高层次专家作报告,吸引了一大批高端科技人才来鲁对话、交流、合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新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引进院士专家16人。济南市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全市“泉城双创”人才计划,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7家,新增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省级科技项目26项;日照市科协以“三招三引”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打通了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德州市科协实施市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吸引167家企业注册。打造“小中心大外围”科技创新智库,发挥智库高端人才作用,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科协改革正确方向
山东省科协在改革方案落实中,坚持以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为目标,自觉对标去“四化”、强“三性”、建设“三型”组织要求,通过印发“三定”方案,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明确了科协“四服务”的职责定位,为科协系统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市科协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及时按照工作督查要求报送改革进展情况,做到了全省科协系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
推动组织设置和干部管理模式改革落地
山东省科协围绕加强人才和智库工作,新成立人才联络部、创新战略研究院。“四服务”职责在机关分别由人才联络部、学会部、科普部、调宣部等4部门承担,事业单位分别由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技报社、创新战略研究院等单位配合。目前,山东省科协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改革已基本到位,整体机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同时,山东省科协通过培养和选拔科协内部优秀干部,交流和轮换一岗多年的干部,试点职务职级并行,选拔和引进各地优秀挂职干部等形式,形成了人人谋改革、敢担当、想作为的良好氛围。
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
先后举办了山东省科技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省高端智库人才研修班、省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研修班等,进一步密切了与科技工作者的血肉联系。通过改革,山东省科协来自基层和一线的全委会委员比例由63%提升到75%,有效增强了科协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全省智库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筹建都取得积极进展,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即将启动,“海智强鲁计划”持续推进,“智慧科协”建设不断创新,对科技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各地科协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品牌工作。青岛市科协着力建设山东省首家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提出了“一站一网一中心”的工作思路,打造全国海外引才聚才高地;临沂市科协科技创新专题干部培训班列入全市重点专题培训计划,培训科协干部100余人次。
省级学会改革稳步推进
出台了省级学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遴选了20个试点学会,为各级学会的改革发展趟河铺路。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累计评选出44家综合示范学会、34家特色示范学会,落实省“两办”印发的学会承能实施方案,确保学会提能承能并举。2017年,新吸纳山东省循环经济促进会等3个团体会员加入省科协,壮大了学会力量。威海市科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等5所高校、70多家企业合作成立校企联合新型学会组织--威海市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会,搭建起持久性会员制的交流合作平台。山东省科协召开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进学会党建工作专题研讨会,加快推动在所属社会组织办事机构层面普遍建立基层党组织。济宁市科协成立了“科技社会组织党委”,将所属62家学会、26家团体会员、近500名党员全部纳入科技社会组织党委管理。
科协基层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省132个县级科协实现了独立建制。莱芜市科协与科技局合署办公历经25年,目前已经独立建制。优化组织设置,着力解决基层科协“四缺”问题。山东省科协改革明确县级科协可设1个直接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或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的事业单位,在全国率先破题。各地科协把握加强型改革精髓,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编办等部门的沟通,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重点加强学术交流、创新创业、科普、人才、智库等支撑机构建设,有效壮大了工作力量。济南市槐荫区科协首创科协工作积分管理制度,把基层科普队伍、科普设施建设、科普活动等纳入动态考核项目,每年按照各街道积分情况给予经费奖补,有效激发了工作活力。聊城市科协明确乡镇、街道办事处科协可吸纳农技推广站、农技协、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层组织为团体会员,面向基层科技科普工作者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发展个人会员,接长了工作手臂。
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大力提升
泰山科技论坛已举办35期,邀请279名高层次专家作报告,吸引了一大批高端科技人才来鲁对话、交流、合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新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引进院士专家16人。济南市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全市“泉城双创”人才计划,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7家,新增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省级科技项目26项;日照市科协以“三招三引”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打通了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德州市科协实施市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吸引167家企业注册。打造“小中心大外围”科技创新智库,发挥智库高端人才作用,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决策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