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科技观照文化生活
- 来源:智网新闻
- 2017-12-22
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大数据的洗礼,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外延,正因科技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这一年,科技解锁文化新维度,影响社会流行语,带给人们关于未来世界具象或抽象的想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忽略了身边一些正在消失的东西?
走过春夏秋冬,不知不觉间,人类正在接受一场悦纳技术的蝶变。
回望 技术变革解锁人文新维度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没有人怀疑科技飞速发展,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
这一年,代表着科技新浪潮的人工智能开始出诗集、编剧、作曲、写书法、弹钢琴……虽然AI写的诗、编的曲都没能突破人类的创造力,但它们身上酷炫的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相当可期。
这一年,互联网继续以澎湃之势,加速着对文化传播手段、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学样式、娱乐方式顺应了技术发展。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横空出世,火爆的同时,颠覆人们对传统历史人物的认知。在国内毁誉参半的网络文学,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出海”,广受老外追捧。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古代诗人轨迹地图”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这让人们感叹,如今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了,方式容易了,做学问的效率大大提高。或许,像古人那样皓首穷经倾尽一生的美谈再难现,但当今研究问题的视角、思路和方法,也朝着更多元、更开放、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这一年,人类文化生活的外延正在被技术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读书写字做文章,莫不如是。微信读书、支付宝信用借书悄然兴起,这个时代,读书是否还需要捧着纸质书的那点“仪式感”?与读书相关的传统行业还在苦苦求索——在出版界,一年一度“最美的书”文创味儿越来越浓,越来越注重设计感,古老的纸质书正力求通过形式创新开拓市场;在书店业,一座座“最美图书馆”“最美书店”如雨后春笋,24小时不打烊、办沙龙、开讲座、搞文创……不断丰富服务形式,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技术变革面前,传统的“白纸黑字”似乎也不是生活的必需,越来越多的人手写字迹难以辨认,开始有国外高校考虑用电脑答卷取代手写。当指尖飞舞的“键盘侠”开始提笔忘字,人们书写能力的下降似乎也成了我们不得不开始接受的新趋势。
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技术进步已经带动新一轮媒介革命,从而解锁了文化的又一个维度。在这场媒介变革中,人类数字化生存的趋势已无可逆转,悄然进化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倒退。这其实没什么好恐慌的,人类的文化生活原本就一直在随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不断演变。不妨试着用大历史观打量这一切,是耶非耶,还是交给时间吧。
聆听 流行语折射科技新活力
又是一年岁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和“十大新词语”。今年的榜单中,一口气出现了“人工智能”“勒索病毒”“天舟一号”三个科技词语。
2017年,人工智能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2016年荣登十大流行语的“阿尔法围棋”已被同门后辈“阿尔法零”轻松超越。而比起动辄“毁天灭地”的人工智能威胁论,你的饭碗会不会被“阿尔法X”取代则成为了更现实的考量。从司法文本生成到智能辅助诊疗,从作文自动批改到股票闪电交易,智能革命浪潮无可避免地席卷所有行业。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像一份宣言:面对浪潮,我们毫不回避,而且要争当信息大航海时代的弄潮儿。
既然是远航,就不可能不遭遇暗流和礁石。2017年5月,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勒索病毒爆发,三天之内波及了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并使众多加油站、医院、银行陷入瘫痪。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互联网+”加上了各行各业后,最不能做减法的就是安全。而网络病毒大爆发如此深刻地影响现实生活,恰好彰显了虚拟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现实世界重新融合。虚实渗透无疑成为未来生活的主场景。
如果说信息技术拓宽了我们视野的广度,那么有一样东西则每年都在刷新我们目光的高度。从“神九”“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天宫二号”,再到今年的“天舟一号”,航天事业稳定输出,不断引领国人仰望星空。深空探索充满未知,注定会“步步惊心”。也正因如此,航天人的成功才有“步步惊喜”。
其实科技词登上年度十大流行语早已不新鲜,自流行语和新词语评选活动伊始就常见其身影。而词语背后的科技力量又不断催生出了生活流行语和社会流行语。比如“互联网+”加上每天的喜怒哀乐,就加出了“微信红包”“表情包”甚至“网络大电影”。科技词语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榜单,从一个侧面彰显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进步的成就越来越高,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国际地位提升都离不开科技进步这一途径。另一方面,公民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之外,又有了科技生活。前所未有地,探索未知的事业与每个人紧密相关。
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福祉的增加从来离不开善政与善工。如果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折射出社会治理的善政,那么“人工智能”和“天舟一号”就彰显了解放自我、探索未知的善工。这两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看看吧,从2015年的流行语“网约车”、2016年的“摩拜单车”到2017年的“共享充电宝”,共享经济火爆的背后,不正是“互联网+”共享共治的结果吗?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金观涛说:“人类的一切行为不可能不在语言上留下痕迹。”科技词语从专精领域走向社会生活,影响着国家治理的过程,印证着我们的历史走向“声光电信”的过程。每一个科技词语的背后,都是千百名科技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亿万民众汇聚而成的巨大市场。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同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伟大人民和“新时代”点赞。
铭记 濒危物种敲响生态警钟
2017年年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一种似麻雀大小、名作黄胸鹀的候鸟评级调整为极危。这种小鸟并不是生存艰难的物种,而是在过去十三年间,因为国人的口腹之欲,使其被蚕食至极度濒危的境地。人类对自然的蚕食就发生在我们周遭,动物因为动态行为让我们很容易察觉到它们的变化,而对不可移动、不会发声的植物,它们却只能静悄悄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在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城市以及近郊,大量的野生植物因为人类的活动而销声匿迹。
在这一年有意无意的观察中,曾经是草坪野花霸主的点地梅,已经连续几年在春天缺席。偶见在灌丛中的柳穿鱼也看不到新年的更新苗。曾经遍布野滩的甘草小紫花难觅踪迹。而甘草同属的圆果甘草则不知何时悄悄消失,遍寻无果。初夏有朋友登临五台山,南台顶上曾零星看到的大花杓兰只见路边残尸。而八月间可以开作花海的金莲花,在花期之时却无花可寻。
如今,很多植物都处于灭绝的边缘。普陀山的普陀鹅耳枥,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已仅存一株;衡山的柔毛皂荚野生植株仅剩两株;野生种群仅剩三株的百山祖冷杉,也时刻面临着枯死的境地。而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玫瑰,它是海滨近滩上生长的灌木,因为栖息地的破坏,野生玫瑰的种群不容乐观,已经走到濒危的边缘。
确认植物灭绝比较复杂。植物的性别情况复杂,有时雄雌同株的植物,在数量极度稀少的状况下只要能产生足够的种子便有可能恢复种群。植物的自然分布也比较复杂,它们不像动物需要交配和群聚,分散分布的植物可能会在偶然情况幸存下来。植物的种子也是保存物种的一个方式,因为环境迅速变化导致暂时消失的植物,或许在环境恢复的时候,那些留存在泥土中的种子便可以萌发形成新的种群。如此一来,我们就很难确认一种植物的确切灭绝状态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植物比动物更顽强,人类的活动对植物造成的影响也会因为植物强大的适应能力而慢慢化解的话,那就错了。植物因为无法移动,我们很难关注到其种群变化。动物对威胁可以通过迁徙避让,而植物只能原地等死。曾经有专家在江西发现一种新的苦苣苔科植物,种群稀少,还没有等专家来得及研究,这种新发现的苦苣苔便因为它们的栖息地被开荒种桉而宣告灭绝。
我们虽然很难确认一种植物是否真正灭绝,但因为人类的破坏,濒危植物的名单却日益庞大起来。人类对植物的威胁主要有两方面,一种是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另一种是人类对植物过度的索取。栖息地的破坏而导致灭绝的有名例子便是圣赫勒拿岛上的特有植物,因为人类在这座小岛上建设监狱,岛上特有的动植物便被人类一扫而光而宣告灭绝。秘鲁热带雨林的砍伐造成一种生长在林梢的卡特兰野外灭绝。近年在浙江丽水,因为旅游业开发使得珍稀植物长喙毛茛叶泽泻因为水质污染而野外灭绝。
人类对野生植物过度索取也让很多植物走向了濒危。最著名的是拥有众多绚丽花朵的兰科植物,巴西的早花卡特兰和墨西哥的圣杯美洲兜兰,都是因为人类的过度采挖而野外灭绝。中国众多野生石斛,因为人们过度相信夸大的养生效果而大量被采挖,一些岩生的种类几近野外灭绝。人们还把手伸向一些较为常见的野生植物。分布在华北高山的金莲花和北黄花菜,因为当地人以及游客迷信一些食疗效果,使得曾经遍布山野的两种植物在花期无花可寻,植株数量大量减少。普通人蜂拥而至的踏青郊游也让脆弱的高山草甸变成游乐场、垃圾场。
反观整洁的城市草坪与充满人工色彩的城市花坛,我们很难发现春天的大花野豌豆、砂引草、角茴香等细微点缀的消失;我们很容易忘记香青兰、角蒿的美丽;如果不是植物志的记录,我们甚至不记得苦马豆鲜红的花会装点在水渠边。而那些整齐划一却死寂的绿色草坪,却成为现代人津津乐道的城市生态美。
畅想 科幻展望未来新世界
如果要给2017年的中国科幻创作归纳一个主题的话,那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什么职业可能被AI取代?”“AI是否威胁人类?”这一年,在全民谈论AI的风潮中,科幻作家们常常能以小说的形式独辟蹊径,作出颇有见地的预测和推想,回应着大众的“AI焦虑症”。
这一年,有两部国内原创科幻作品值得提及:韩松的《驱魔》和迟卉的《2030终点镇》。
《驱魔》是韩松“医院三部曲”的第二部。人工智能“司命”掌控着一艘载满老年男性病人的医院船,航行在一片红色海洋中。当人工智能发现病的不是人,而是世界时,决意消除人类。最后主角甚至发现,人类或许早已被置于人工智能虚拟的世界中……小说有韩松一贯晦涩、阴郁和荒诞的风格。评论家宋明炜说:“语言的迷宫让读者经验迷离的未来史,意象幻觉后面透露着不可见的真相。”
迟卉的《2030·终点镇》则是把背景放在一个人工智能渗透入生活方方面面的近未来世界,女主角凯玲回到了故乡终点镇,再次面对童年时变态杀手的阴影。这是人工智能走入人类社会甚至改变人类的巨变时刻,它既操控着人类互相杀戮,也帮助人类追寻真相。小说悬疑结构、惊悚情节和乡土氛围完美结合,给予读者强大的阅读动力,对人工智能“控制人类”的思考也丝丝入扣、润物无声。
视线转向英美科幻创作,虽然很难总结出2017年的核心主题,但有一类题材却获得了相当多的关注:气候。自从美国记者丹·布隆创造了“气候小说”(Cli-Fi)这个词后,他终于等到了一部这类小说的最新代表作品——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纽约2140》。在小说中,全球暖化使得海平面上升了50英尺,纽约的下曼哈顿成为一片泽国,街道成为河道,摩天大楼成为孤岛。人们依然在这样的纽约乐观地适应和生存,演绎出一幕幕悲喜剧。
设定在气候变化后末世的小说还有科利·多克托罗的《出走》。小说中,一部分人因不满精英集团的控制而出走荒野,利用3D打印技术满足生活基本需要,却遭到统治精英的镇压;而出走者掌握的长生技术势必引发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有意思的是,罗宾逊和多克托罗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小说称为“反乌托邦小说”。虽然将故事设定在后末世的未来,但他们本质上都对未来和人性保有乐观主义的态度。在一片“反乌托邦”热潮中,这样的作品不啻为一股清流。
年末,美国goodreads网站发起了年度图书投票。科幻类获得票数第一的是凭借《火星救援》一炮而红的安迪·威尔的最新作《阿耳忒弥斯》。小说中,阿耳忒弥斯是月球上唯一的一座城市,女主角生长在城市贫民窟中,天生聪慧却无用武之地,太空码头的工作无法养家糊口,只能偶尔做一些走私补贴家用。她偶尔得到一次“干票大买卖”的机会,却发现卷入一场事关阿耳忒弥斯城生死存亡的惊天阴谋。小说虽然获得票选第一,但评论却毁誉参半。喜欢的人称赞女主角利用“科学”解决问题的机智和幽默劲儿,不喜欢的人却认为女主角神神叨叨令人厌烦,甚至有人认为作者完全不会写女性角色。
某科幻图书评论网站在列举2017书单时,总结了一句:“如果我们能从2017年最佳科幻小说中看出什么的话,那就是未来充满了严肃的女性力量。”要找一部代表女性力量的2017年度作品的话,那应该是黑人女作家杰米辛的《石之天空》,这是她“破碎大地”三部曲的终结篇,前两部《第五季》和《方尖碑之门》连续两年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而这部最终章被很多人称为最有力量的三部曲结尾。所以,如果大家看到杰米辛在明年雨果奖上演史无前例的帽子戏法,也不用那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