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协举办“科技创新与城市文化”院士专场读书会
- 来源:智网新闻
- 2017-12-11
从外滩源规划设计到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从高福里保护更新规划设计到蔡同德堂立面改造及室内设计,黄浦区城区改造标志性的建筑景观,都出自他手笔;从《建筑理性论》到《建筑批评学》,他建立了“建筑的价值体系和符号体系”,从《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第四卷环地中海地区》到《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从《上海城市的更新与改造》到《上海人居中心研究》等,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文化著作,都出自他的精品力作,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可算是城市文化的权威。
郑时龄院士推荐了《城市文化》,他说:“文化对城市影响很大,反映了生活的追求、运行的方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他自荐了《郑时龄文集》,分为建筑理论与建筑批评、上海的城市与建筑、上海世博会建筑、建筑与城市、随笔和访谈等几个方面。说到城市文化,他认为,思南公馆的改造很成功,用十年功夫,不容易,有长期思考,认真修缮,并与周边新天地、复兴中路衡山路历史保护结合起来。他还说,党的十九大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就是提升生活品质。城市要有温度,这个温度靠文化体现。黄浦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有老城厢文化、租界文化,但更多的是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元素。在他看来,设计根本上是人跟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问题的一种求解,设计最终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建筑与设计已经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动力,美好生活需要高品质的设计。
褚君浩院士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红外物理博士,他向读者推荐了爱因斯坦、英菲尔德合著《物理学的进化》,他说:“爱因斯坦是科学家,英菲尔德是科普作家,他们合作写的《物理学的进化》书中没有一个公式,却通俗易懂,是这本书将我引路走向研究科学的道路。”如今他是全国十大科普作家。他还自荐了《迎接智能时代(智慧融物大浪潮)》,解读了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是智慧融入物理世界的新时代,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将人类智慧融入物理系统,从而使一切都智能化。因为,现在的人类正处于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过渡的阶段。
新时代新科技融入书香生活,院士作家当店长,用科技著书,为市民荐书,用书香指路“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两位院士说到城市文化倡导科技创新时,欣然为《海上思南》杂志题词,郑时龄写道 “文化使城市有温度”,褚君浩写道“城市文化离不开科普文化”。显然,院士作家写出了文化创新城市生态,科技充实了城市文化,上海有良好的科学基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与科技结合,一定让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