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科协主动作为 打造“G60科普走廊”
- 来源:智网新闻
- 2017-11-15
然而,G60 科创走廊的腾飞,除了企业和产业的科技创新之翼,也离不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科学普及之翼。上海市松江区科协一方面练好内功,实践着从“做科普”到“管科普”的科普机制改革;一方面大展拳脚,实现了从“重活动”到“重品牌”的科普能级提升,将G60 科创走廊化身为G60科普走廊。
G60科普行动发力
走进2016年9月刚刚建成的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不由自主地让人对于松江区创新规划充满期待。在1500平方米的展馆里,参观者不仅能够全面了解G60科创走廊的整体规划和目前的建设成果,也能够亲眼看到、更能感受到区域内代表性企业的明星产品。
规划展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社会公众直观了解G60科创走廊的上佳科普场地之一。短短1年多,展示馆已经累计接待各类参观考察团873批次,参观人数2.1万人次,其中包括9批次国外考察团,参观人群覆盖政府、企业、学校、学术机构、民间团体等,促进企业对接业务35笔。科技创新成果以科普的形式宣传,成效明显。
在集中对G60科创走廊进行科普之外,松江区还将科普的触角深入到G60科创走廊的创新主体——高科技企业之中,让它们同时成为科普的主体。为此,松江区修改和完善《松江区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抓科普示范、抓成功案例,重点关注沿线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慧安防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科技企业,鼓励其创建企业科普教育基地,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科普营销的理念,实现企业趋利性和公益性的互惠平衡。
目前,松江共有企业建立的科普教育基地17个,占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的37%。2017年,光韵达3D打印科普教育基地等5个科普场馆成为第1批“松江区G60企业科普教育基地”。下阶段,松江区将继续挖掘区域内519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普资源,推动企业积极投身松江科普事业。
管科普引入社会力量
科普不是闭门造车,而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松江区理顺科普体系、保障科普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科普经费保障体系,形成以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的科普态势,鼓励和吸引多方力量参与社会化大科普。
根据新制订的《松江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松江区科协今年启动了科普项目申报工作。经申报、初审、专家评审等各环节,对16个项目给予立项,资助金额43.5万元。同时,明确要求各单位自筹金额不少于项目总额的50%,项目完成后开展验收评审,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取得成效进行检查。
上海月湖雕塑科普教育基地申报的“月湖系列科普教育课程和课件开发”项目,以青少年为目标人群,设计开发了3个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科普课程,以动手创作和探究为主,注重普及性、互动性与渗透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普教育基地申报的“‘蚕宝宝’,让松江出行更畅通——松江有轨电车科普视频制作与推广”项目,基于松江立体化交通的快速发展现状,开展松江有轨电车科学知识普及;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神奇的医疗大数据分析”项目,以“互联网+医疗知识科普+大数据分析”的形式,有效传播医疗和大数据等科普知识。
如今的松江区,社区科普大学、社区创新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等大众科普项目,与街镇、居村、科普教育基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和社会团体“科普七进工程”齐飞,展现出社会大科普的蓬勃活力。
重品牌共筑科普梦
科普活动一向是科协工作的看家本领。松江区科协在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之外,力求整合科普资源、深化科普内涵、拓展科普外延,注重科普品牌建设,细分科普对象,探索提供精准科普服务的方式方法,将科普内容精准推送至目标人群。
连续9年组织开展“共享科普阳光 传递科学之心——松江区困境青少年科普行动”,以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的科普活动,帮助困境青少年适应并融入主流社会,促其健康成长;“我们身边的科学”系列科普活动已举办13届,覆盖全区大部分中小学校;“松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了13届,培育了一大批符合区域创新发展要求的青少年科技人才;“松江区职工科普教育示范点”分布在10处,催生出“上海工匠”等企业领军人才……松江区科普品牌举不胜举。
松江区将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高,实现“科普+科创+人文+生态”,共筑新时代的科普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