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高会发布最新科技成果及专利2369项:高科技让“农”字亮起来
- 来源:智网新闻
- 2017-11-10
杨凌农高会上展出的太空育种成果。
11月9日,被誉为“农业奥林匹克”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闭幕。大会项目签约投资及交易总额达1411.09亿元,较上届增长20.8%;举办了5场现代农业杨凌发布活动,共发布涉农标准24项;发布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及涉农专利2369项;举办了全国植物新品种信息、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集成发布,发布新品种信息共2523项。5天来,共接待国内外各界代表和群众180万人次。
杨凌是我国首个设立的“农”字头高新产业示范区,杨凌农高会是一扇窗户,推开它,能看到我国农业正在发生的崭新变化。
创新——
新科技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农高会,农用无人机展首次举办,人气爆棚。腾空而起的喷洒伞农药无人机,底部隐藏着三块毫米波雷达模块,它能让无人机凭借声波快速探测地表高低起伏状况,从而将农药精准地喷洒在农作物上,帮助农民解决山地农田等复杂区域的农药喷洒问题。
来自北京、深圳、广州的18家国内领先的无人机企业展示了施肥无人机、播种无人机、农业测绘无人机、农作物生长监测无人机等78种最新成果。通过静态展示和飞行演示两种方式,向观众直观介绍农用无人机的优势。
无土栽培植物墙、VR体验等各种农业科技成果和高科技手段应用也频频亮相。比如,“坐在家拿着手机‘种田’,看着电视还能实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成为现实。
农高会I区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智能温室里,杨凌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汶誓向大家介绍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通过天线和土壤里的摄像探头,可以清晰明了地显示出光照、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棚内温度、棚内湿度等,专家足不出户就能实时对农作物进行诊断。”
在农高会B馆一展台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薛吉全教授正在介绍他的团队选育的适应机械化籽粒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陕单636,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从传统的人工种植、人工收获,到机械带棒收获,再到机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由于杨凌专家教授的潜心努力,实现了玉米生产方式的重大技术变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高会带来了大量新科技、新产品,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近5年,杨凌新增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485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省第一。
推广——
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直送到田间地头
“从农高会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业现代化可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
“为我国面积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探路’,是国家赋予杨凌的使命。”王征兵说,杨凌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直送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形成了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展会、媒体等多种推广模式。目前,杨凌示范区已经面向全国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293个,年推广面积6500多万亩,有力推动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农高会2017年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坛上说,国务院正筹划在全国布置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的建设将推广杨凌模式,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促进农业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延伸,推进农业由产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这次农高会现场还不乏90后农民和职业农民。杨凌探索建立了全国独有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标准体系,20省区的12472人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
输出——
杨凌农业凸显国际范儿
德国陕西商会会长李奇在展位上一边向观众介绍着德国企业带来的新产品,一边为德国商人做翻译,这是他第六次组织德国企业参加农高会。“今年我带了10家德企来到农高会,涉及设施养殖、食品加工、石油炼化等领域,无论是参展的企业数量还是涉及的行业都为历年之最。随着杨凌农高会越来越规范化,参展的国际企业也越来越多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杨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农业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去年9月18日,一批温室棚膜、育苗盘、喷雾器、播种机等温室建材和农机具搭乘“一带一路”黄金专线“长安号”列车发往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用于建设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园区”。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支持推动下,具有“杨凌基因”的牧草、果树、苗木、花卉以及蔬菜瓜果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田野上迎来丰收。
近5年来,杨凌澳大利亚畜牧养殖示范牧场在墨尔本建成投用、杨凌俄罗斯库尔斯克农业科技合作园正式挂牌……一个个合作项目紧锣密鼓,加快建设,杨凌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强了杨凌在国际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另外,杨凌还是中国四大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之一。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玛拉提·木拉提汉今年25岁,目前在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我曾经去过德国、俄罗斯一些农业大学,也和日本的农业大学合作过,我感觉西农大的旱作农业研究水准在世界上是顶尖的。”他说。据了解,自2005年起,杨凌示范区开展了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旱作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培训,共培训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名政府农业官员和农业技术人员。
目前,杨凌示范区已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几十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签订了加强农业合作的有关协议,向世界传递出更多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