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共享发展 科研重器激发创新动力

  • 来源:中国科学报
  • 2016-05-16
       5月14日,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的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拉开序幕。在这场为期一周的科技盛宴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展厅主场的国家科研重器。走近这些平日里很难全景俯视的科研重器,似乎置身于国家科学前沿阵地。其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科研实力,更透射出中国人上天下海的智慧,让人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创新动力和源泉。
 
  展厅里,人们可近距离参观天文学家如何捕捉星星。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在北京兴隆,由几个连接的建筑构成。它曝光一次,最多能同时获取4000个星星的光谱,是天文学望远镜的一绝。而探测灵敏度比世界最先进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提高近2.5倍的中国“天眼”(FAST),被安置在中国贵州起伏的山峦中。它口径达500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专家说,建成后,中国空间测控能力将由月球延伸到太阳系外缘,并可把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几十倍,将成为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
 
  在观测星空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模拟太阳建造的“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展厅里闪烁着七彩光芒。这套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造的装置,是科学家们探索发展清洁能源生产的途径。人们即便有机会去合肥科学岛实地考察,也未必能看清被包裹在巨型钢铁罐里的工作情形,而模型则清晰显示出“小太阳”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聚变堆研究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它已突破一个个障碍,成为国际领先的实验装置。
 
  在东莞一个小镇的院子里,有几座外观设计新颖的建筑,其不同寻常之处是建筑内部的地道和管线。当人们用肉眼看不清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常常会使用显微镜。小院建筑里的设施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造的超级显微镜,科学家们称之为“散裂中子源”。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显微镜放大物体的装置,而是一座复杂的巨型科研设施,其依靠发射中子来观测分析物体的内部结构。
 
  “当一个高能质子打到重原子核上时,一些中子被轰击出来。这个过程被称为散裂反应。就像将一个垒球用力投到装满球的筐中,有一些球会立刻蹦出来四散而逃,其中一些会弹跳并翻出筐外。散裂反应过程与此相似。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便能看到微观物质的内部结构。”站在模型边的研究员告诉前来参观的学生。
 
  为了观测物质结构,中科院还建造了上海光源。在这个有点魔法工厂感觉的建筑内,是具有显微镜功能和雕刻功能的超大型X光科研设施。穹顶之下,圆柱状大装置立在中央,一条条切线伸展开去。
 
  这是科学家根据相对论,利用高能电子在方向改变时沿切线方向产生的电磁波(X光)开展科学研究的设施,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科学装置。它的亮度是普通X光的1000亿倍,相当于一个超级显微镜集群,能帮助科研人员看清病毒等生物的内部结构,还能刻蚀集成电路。这里的研究活动被称为“分子电影时代”。
 
  展厅中央正对面墙面是特别的一面墙。墙上镶着4000根晶莹剔透的亚克力柱子,柱子里是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中国西南野生植物的种子。这就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也是世界上第二座种质资源库(第一座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千年种质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目前已收集9129个种,67000余份野生植物种子,约占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30%,同时,还备份了45个国家的1197份植物种子。这是生命的来源,也是人类未来生活的宝藏。
 
  展会上,国家大型科研重器纷纷亮相: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JF12高超声速飞行条件长实验时间激波风洞、“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等,第一次集合全体进入了公众视野,让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动力。
 
  在展会的侧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学活动也在本次科普周上声情并茂,大放异彩。在这里,奇思妙想和创造力最炫最酷。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讯媒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相关评论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