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匠气”留“匠心”
- 来源:解放日报
- 2016-05-09
弘扬“工匠精神”,业已成为当下各行各业的一个共识。工匠精神,不是循规蹈矩的工艺美术,不光是老老实实埋头苦干,更不是闭门造车自我欣赏。作为一种精神传承,“工匠精神”是从技术到审美的一种极致追求。而要臻于从手出发、抵达心灵,或是倾心于手、融情于艺的境界,关键要去掉“匠气”,而留下“匠心”。
如果说,“工匠精神”是超越时空而不断累积、继承、创新、发展各种优秀工艺的动力的话,那么,其中真正起推动作用的便是无数工匠们的一片“匠心”。“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独具匠心、匠心独运,乃此之谓也。想想也是,要创新,要发展,没有“匠心”,怎么行?事实上,思想不解放,思路不开阔,只会亦步亦趋、步人后尘,“匠气”十足,尽管“跟”得很紧、“贴”得很近、“仿”得很真,但终因简单的复制缺乏生气、灵气而难以脱俗,到头来,路也只会越走越窄。
“匠心”与“匠气”,虽只是一字之差,但所呈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面貌。因此,弘扬“工匠精神”,我们必须追求“匠心”。因为“匠心”可贵,因为“匠心”里孕育着责任感、进取心、创造力,因为“匠心”的高低决定了“工匠精神”的强弱。
培植“匠心”,先须“静心”。“匠心”,是靠时间来默默涵养的,在静默中它渐渐发酵膨胀,在等待中它慢慢发育成长。它拒绝热闹,拒绝名利,拒绝诱惑,拒绝来自外界的一切干扰。有“匠心”的“匠人”,深知假若自己一旦陷入名缰利锁,那么就会浮躁起来,而浮躁的结果,就必然走向“匠心”的反面。
“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当年面对别人要他画一批人物画,毅然选择回绝。他说:“李白的诗,我没有一首背得出来,我去画李白这不是开玩笑吗?”他自己掂量,“这钱不是我赚的”。贺友直的回绝,恰恰是对其不忘初心而经得住物质诱惑的生动诠释,也正是凭了这样的简单、纯粹、执着的“匠心”,终令其成为一代连环画大师。
滋养“匠心”,呼唤“拙心”。“慧不如痴,慧易成事却难成大事;痴似呆拙,孜孜不倦却终成大事”,发扬“笨鸟先飞”的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这看似“笨拙”之举,却是以“拙”藏“敏”、以“拙”养“睿”的注解。
我们并不否认“灵感”和天赋的作用,但“灵感”和天赋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添加的“助剂”,它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力量。否则,有人以为天赋、天分决定一切,自恃有才情便不再刻苦、不再磨砺、不再拼搏,或许其可以绚烂一时,却终究难以成就真正可以传承的工艺。古今“伤仲永”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教训还少么?
升华“匠心”,期待“精心”。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当是“工匠精神”的本质。一个具有款款“匠心”的人,必是一个充满浓浓爱心的人。他总是认为产品拥有肉眼无法觉察却超越外形之上的特质,如同人类其也是有生命的,因而在每一件不同的产品里,都会融进他对文化和用户的理解与尊重,并由此留下他思想的灵性、精神的情怀和文化的温暖,并不断创新突破、超越自我。难怪,吴冠中曾先后两次焚烧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目的只是为了不留下艺术谬种,只留下让后代画家挑不出毛病的画作。正是这一举动,升华了他追求一流、追求极致的“匠心”。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忱而急切地呼唤“工匠精神”。传承和提升“工匠精神”,固然需要研究对接市场需求、缓解传承危机、落实顶层设计对“工匠精神”的定位、发动全社会共同努力等问题,但如何留“匠心”去“匠气”,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失却了“匠心”,弘扬“工匠精神”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