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协界委员:让科技创新成为供给侧改革“发动机”
- 来源:中国青年网作者:人民政协网记者 王硕 包松娅
- 2016-03-30
三年前,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前来看望全国政协科技界和科协界委员并参加了首场联组讨论。就是在那次联组讨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大背景下,发表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令当时整个科技界为之振奋和鼓舞。
如今,距总书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已过去整三年,委员们回忆着总书记的讲话,盘点着科技领域这三年的迅猛发展,豪情在胸,信心满满。
让基础研究成为科技创新“加速器”
回顾起近年来的科技突破,委员们几乎顺手拈来,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国产第三代核电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工程不断推进。
基础研究领域更是如此,不论是从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还是潘建伟院士团队研究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输位列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年度突破之首、王贻芳研究员荣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等成果……委员们深深感到,科技创新加速,正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化蛹成蝶。
“我常常会有一种自豪和使命担当,不少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突破的领军人物就在我们政协委员们中间。”李自颖委员说,“创新驱动吹响了科技人员奋发有为的号角。”
“三年过去,我们已经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技术水平的基本格局从全面跟踪逐步向领跑、并跑和跟跑三者并存转变。”齐让委员认为,“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政策落实,在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上再下苦工。”
基础研究是国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委员们纷纷表示,希望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研究投入,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尤其能保证坐“冷板凳”搞基础研究的人能够得到稳定支持。
“首要的是优化中央科技财政结构,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带动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在目前占R&D5%的现状下,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研究投入,到2020年基础研究达到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10%以上。”程津培委员的建议说出了科技人员的共同心声。
“总理政府报告中提到要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这抓住了目前科研管理的瓶颈和症结。”王涌天委员非常高兴,“希望可以对踏实奉献的科研工作者给予应有的理解、尊敬和礼遇,为他们潜心研究创造条件。”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值得欣慰的是,技术突破同样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
2015年5月,随着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我国智能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井喷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正逐步进入优化结构的阶段。” 干勇委员对中国制造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过去,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内科技创新的一块短板,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被形象地称为技术转化的“达尔文死海”。近年来,为了补齐短板,以科技成果转化法的颁布实施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逐步出台,也让科研人员和企业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种种机遇。
王晶委员对此深有感触:“互联网、移动通信、感知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物联网产业创新赢得了重要契机。新大陆集团作为国内物联网的先行者,逐步构建出一个集核心技术与产品、行业应用与商业模式、人才培育和资本投资的‘全价值链’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魏毅寅委员看到了建设中国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意义。依托通讯技术、智能制造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个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逐步建立,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工业运行模式,为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建立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开放平台奠定了基础。
不过,政策的落地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关政策的应运而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面对诸多政策利好,蔡晓红委员非常高兴。但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到实处,“还需要继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来完善。”
蔡晓红建议,“可设立专项支持关键技术的小试、中试和新技术产品样机示范;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给予稳定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对新成立的科技企业给予减免税收等政策性扶持。”
“一个好的政策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实施细则是很重要。”周伟江委员表示,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强劲科技动力,仍需要强化对“人”的激励、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技术交易服务、促进成果信息公开等许多方面实现重大制度突破。
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
近年来,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成为国家推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企业自主创新的春天,来临了。
“企业科技创新的速度正在以加速度发展。”作为唯一一家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央企负责人,王小康委员深有感触。“近年来,集团已经建立起自己一整套研发体系,通过设立中央技术研究院,下设了13家专业技术分院,建成104家研发机构。近三年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达1238项。”
尤为让王小康感到自豪的是,2015年,他们集团参与研究的“硅衬底高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打破了该行业发达国家长期的技术垄断。
国企首当其冲,民企也不落其后。
“近三年,我们搞出了世界公认最先进的远程医学影像系统+移动终端,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医院的推广应用。马来西亚国家医学影像中心原本预订了GE医疗的同类产品,但看到我们的设备后,100万订金不要了,转而购买了我们产品。”邓伟委员自豪地说。
节能环保集团和亿阳集团只是企业创新的两个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大大推动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项目作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在海外备受赞誉,蕴藏着无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贡献。
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也在用科技实践自己的责任。
2014年,迄今为止世界上施工最艰难的输变电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开工建设,在这片地处川藏高原腹地,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的地区架设出一条“电力天路”,有力支撑了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州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以及增强了西南清洁能源并网消纳能力。“一年多过去后,已累计向西藏昌都市送电8000多万千瓦时。”王抒祥委员说,“作为亲历者,这项目不仅是民生工厂,也集中体现着中国科技的进步。”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大众创新的基础
在联组讨论中,不少委员提到公民科学素质。用齐让的话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太重要了。”
近年来,我国逐步认识到传播科学对于民族未来的重要性,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6.2%,从2005年的1.6%起步,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90%,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委员们希望具备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提高点,再提高点。
“国家的重大方针决策需要科普来充实,转基因、雾霾等全国争论的焦点问题,也要积极面对公众,科学家把问题弄清楚然后解释明白,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公众,体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齐让认为,可以将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要求,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并且要将西部、农村居民和农民作为重中之重任务落到实处。
“要有效发挥高端科研资源的科普化,强化高校院所开展科普教育的行为。”陈平平委员本身就是科普工作的践行者,她提出,要加强重大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增加开放时间。建立一只相对固定的科普队伍和科普演讲团,定期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科普工作并不是小儿科,这是一个民族的科技创新的基础,要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人员的考评体系加以重视和强化。”陈平平言辞恳切。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对此也深表赞同,补充道,同样应推动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将国防科技纳入全民科普教育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