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与机器究竟是什么关系

  • 来源:新浪网
  • 2016-03-28
 Cgqg2lbnYTWADvtrAACK1-YSAQk797

      不管你心情如何,我们终究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决战时刻——谷歌AI机器人(AlphaGO)VS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这不是简单的科技圈PK围棋界,而是人工智能VS人类智能的巅峰对决。
 
       围棋人机大战,机器已经赢了,人类已经输了。有的人欢呼,有的人沮丧;有的人庆幸,有的人恐慌……
 
       心情各有不同,但所有人都需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未来,人类与机器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们先从机器人的发展进程来看。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机器人的拥有量却远远少于日本,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有些工人不欢迎机器人,从而抑制了机器人的发展。日本之所以能迅速成为机器人大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时日本劳动力短缺,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发展机器人,国民也都欢迎使用机器人。由于使用了机器人,日本也尝到了甜头,它的汽车、电子工业迅速崛起,很快占领了世界市场。目前为止,人仍然是机器人的主人,人与机器还是一种隶属关系,机器隶属于人,人掌握着机器的“生杀大权”。这种隶属关系古代已经存在了。比如风车和水车,再比如《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木牛流马。据《墨经》记载,春秋时期的鲁班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目前的机器人已经可以让一些行业“消失”了,这意味着机器人开始越来越智能化。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最终会像人类一样会读写文字、识别图像、辨别物体和辨别味道,甚至,机器人可以思考、具备情感。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当机器人可以思考的时候,人类与机器的隶属关系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共生关系甚至是被隶属关系。当然,我们谁也不希望由机器人主宰人类,所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人与机器共生。这就必然会产生新的物种——智人(有别于人类进化初期的智人)。智人拥有人的身体,却有着机器的大脑。这是人类和机器共生的一个重要前提。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定义过人和机器的伦理,他与他的出版人坎贝尔合创了“机器人学三大定律”:
 
       1.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让人类受到伤害;
 
       2. 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
 
       3. 在不违反第一及第二定律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
 
       机器人学三大定律问世之后,机器人小说踏上了轨道,不少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接受或引用了阿氏的三大定律。在后面的实践中,阿西莫夫发现需要扩充第一定律,以保护个体的人类,以便最终保护整体的人类。于是对原有的三定律进行修订,增加了第零定律,同时修改了其他定律:
 
       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后来又有人为机器人学定律增加了一条繁殖定律:机器人不得参与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除非新的机器人的行动服从机器人学定律。
 
       所有这些关于机器人的定律,都是为了规范机器人和人类的关系。人类已经预见到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命运带来波折,所以必须把保证自己安全和主导地位的前提植入规则。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本身就在沉思默想中,沉思默想的结果可能会为二者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关于机器人的伦理,终将不会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而在人工智能、信息网络化、生命科技这三大新生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反复探询这个问题。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定律都没有脱离“强权”的惯性思维———难道人类只有这么一种治理自己的方式吗?人类到底是什么?人类的存在是什么,心是什么,感情又是什么,这些对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明确。即使是认知科学和脑科学中,这也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所谓的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为了创造日常活动型机器人,必须要在人类相关知识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实现机器人智能化功能。也就是说,日常活动型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必须要在加深对人类的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在一段时间内,人类还得依靠机器人去理解人类的测试途径,而且如果加深对人类的理解的话,以此理解为基础,就能够创造与人类亲密相处的机器人。也就是说,要同时推进机器人开发和对人类的理解。
 
       于2014年底上映的由好莱坞巨星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主演的电影《机器纪元》是一部带有强烈“后启示录”味道的科幻巨制,影片描述了30年后的地球上,人类对资源的贪婪攫取使得这一种族最终走上了衰败之路,“人类黄昏”不可避免地降临,然而,人类的这一危机却给另一群体带来了希望——机器人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机器人的黎明”。在这部处处充满对现实隐喻的电影中,人类和机器人矛盾共存的特殊社会形态使得一场潜伏的种群大战一触即发。
 
       而“人机共存”的社会形态催生出一个新的种群——人机一体的“人机共生”生物,人类和机器人共生在同一个身体中,化身生物机械。当机器人不再机械遵循人类设定的规则,当他们拥有自主意识甚至情感时,人类是否还能生存下去?这种新兴生物是否会给这个本已面目不堪的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是《机器纪元》带给观众的深层次思考。
 
       在不久后的未来,人与机器究竟会发展为怎样的关系,如果人工智能再也不受人类控制了,我们又该以何种力量与之对抗?
 
       Ray Kurzweil在它的《奇点临近》一书中曾描写到:在“奇点”到来之际,机器将能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我完善,超越人类,从而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并能读懂人的情绪,同时能进行体贴的交流时。当这种人工智能融合进机器人,再通过人造皮肤赋予机器自然生物的体态特征与功能。人类将出现人与机器人的情感。
 
       你看到一只可爱的小恐龙。它看起来像个玩具,但却在盒子里轻轻摆动头部。你把它拿出来的时候,它甚至站不起来,要在你的帮助下才能慢慢走路、探索环境。听到声音它会转头去看,用手挠它鼻子它会咬住手指,抚摸它的背它会高兴地摇尾巴。
 
       小恐龙Pleo跟人类有很好的身体和情感互动。现在我递给你一把斧头,让你把它砍成两半。你会下手吗?会难受吗?会忍心看别人这样做吗?如果别人真的做了你觉得法律应该惩罚他吗?
 
       这些所谓的“社交机器人”——设计用来和人互动、激发人们情感的机器人——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譬如前面提到的这只小恐龙早在2006年就诞生。如果伴侣动物值得我们立法保护,那么伴侣机器人呢?
 
       麻省理工(MIT)媒体实验室的研究者凯特·达令(Kate Darling)就是一位机器人权利鼓吹者。她认为,反对动物虐待既保护了有感情、能思考的动物的自身尊严,也照顾了我们人类自己的感受。也许社交机器人不能感受到真正的痛苦,但是人类却会在机器人受折磨时觉得难受;更何况,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和动物之间可能会愈发难以区分,尤其是对小孩子而言。这样的场景下,哪怕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命,我们是否也应该赋予一部分机器人一些权利呢?换言之,当人工智能超过人类的的智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构筑一个更高水平的社会形态?思考是渐进的,这条路上的许多小岔口小分支我们想象不出,但是人类很可能通过对这些小岔口的理智选择,避免悲惨命运的发生。
 
        人类已经要的够多了,这似乎是发展的天性和进化的规律,不以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始终相信,人类是爱好和平的,强智能已势不可挡,那么我们其实应该做好与机器人和谐共存的准备,但是必须要做好应有的防范,因为所要面对的,是没有经过十月怀胎,无血无心的机器。
 
       所以,未来,人类与机器的关系是——共——生。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讯媒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相关评论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