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让“草根”们拥有创业创新“入场券”
- 来源:华龙网
- 2016-03-14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推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创业。(3月8日《 人民日报 》)
现实中,一方面存在企业招人难,另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导致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近年来,很多学校扩招,但是教学资源并没有扩大,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并不充分,没有足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一些企业不接受学生在上学期间实习,也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的相对不足。
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地,适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16年开年后,重庆市教委开展一次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小民企和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相对明显。尤其电子、汽车产业集群、智能装备、互联网产业等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增加。民营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需求比例占55.6%;国有企业需求比例占17.1%;外资企业占12.5%;合资企业占9.9%;其他占4.9%。通过调查,65%以上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重庆就业。
中小企业人才匮乏与大学生就业难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毋庸讳言,近年来,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公招总量较少,部分国企继续压缩高校毕业生招录计划甚至停止招聘新员工,导致毕业生最期望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岗位数量减幅较大。加之部一些中小企业并不愿花精力培养应届生,刚毕业的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去参加各种考试,陷进一个为就业而考试的怪圈。可随着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地,中小民企和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相对明显。
尝试解决这对矛盾的共同体,一方面,高校需要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如一些高校正积极探索面向在校学生的“创业孵化器”和“创客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另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高校、企业间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向招聘等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企业也能招到对口人才。
重庆各高校采取就业资源共享,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此做法不妨借鉴和大胆尝试。如重庆邮电大学等5所高校基于地缘相近、学科互补的有利条件,通过成立各所高校的就业资源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互助。也就是说,学生要进行跨校就业信息访问将没有障碍。在学生求职过程中,跨校找工作将消除对本校学生校内求职的保护、优先机制,从而避免了学生跨校就业受到排斥。同时,政府还实行设补助资金等七大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和公益性支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推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政府需要摸清不同群体的特点,并出台扶持就业与鼓励创业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同时,为了及时掌握“草根”创业创新的动向,也可以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大学生们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另外,还可以建立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就业咨询,充分发挥就业“导师团队”的作用,并为创业者设立创业基金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服务,确保大众创业收到积极效果。让“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多种元素发挥作用,投身于创新创业的“草根”们一定会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