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跑”并行:在科技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
-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作者:本报记者 张梦然
- 2016-02-24
在GDP与创新能力的排名榜单之间,中国显然更在意自己在后者中的位置。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实践后,中国一跃成为当今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也很想看看中国的创新实力。今天,“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行的中国,研发实力正步步增强,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的能力。
世界头号创新强国——美国,最近就以一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对中国创新水平作出了评价,称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
优势与自信不可不见
科技投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着眼未来构建先发优势的超前投资,也是立足当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标志着在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增长点的社会趋势与诉求越来越高。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深知创新对于一个大国的重要意义,一直于创新中寻找出路,从较低水平起步,经历了不断的模仿、学习和借鉴。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科技蓬勃发展、速度惊人,研发投入总量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强度呈持续上升态势。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企业正逐渐成为创新主体,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持续飘高,2014年达到77.3%。企业不再单纯注重产量、销售,而是愈发重视创新研发,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转化速度明显加快。这也推动着中国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诸如华为、中兴、海尔等优秀企业,已经在全球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
清醒与冷静更为难得
坐稳世界第二研发大国的位子,既是一种肯定,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醒。美国人用它来警醒自己,我们则在思考中鞭策自身。
我国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我国创新指数排名在2012年仅列世界第20位,2014年上升一位,2015年预计为第18位。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5》数据,2012年我国研究与开发(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3%,2015年预计为2.1%。而世界第一研发大国——美国,2012年即达到2.79%。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原始创新能力仍显不足。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指出,从支出主体来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不断升高;从支出方向来看,大部分研发经费支出用于试验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占比相对较少。这意味着我国科技创新还处于以用为主的阶段,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投入都还相对偏低,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后劲不足。
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一方面在于研发投入和创新积极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是巨大的市场优势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我们既要看到这种市场空间给我们带来的资源,又切不可仅依赖其而沾沾自喜。许倞表示,核心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当前,很多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我国并未完全掌握,这极大地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亟待通过加强原始创新来取得突破。
政府管理角色更重要
如何有效改变这一状况?作为国民经济的管理者——政府,显然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旨在探索以创新为导向的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提出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依然要靠政策加以保障。许倞表示,在新常态下,更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坚定依靠科技投入来引导政府财政支出,树立创新型投资优先的导向,加快通过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价值,构建未来发展的自信。
作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我们一定是在新的科技革命和变革中,向着新的战场去努力,发掘出新的天地,并在其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