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焦

  • 王众托院士: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王众托院士: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王众托谈起我这一生的生活和工作啊,心情总是不很平静。说到自己的故事,王众托,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2017年复旦管理学终生成就奖获奖人如是说。 1928年出生的王众托,幼时历经战火洗

    • 2017-11-08
    • 分享到:
  • 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中国更适合孕育材料和能源新技术
    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中国更适合孕育材料和能源新技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移民计划还有 16 年倒计时,在生存环境经费和技术上却面临着重重困难。氧气和能源,就是两项首要的挑战。人工光合作用,或许是一种解决方案。10月 28 日,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

    • 2017-11-05
    • 分享到:
  • 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无师自通的最强阿法狗仍有人类影子
    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无师自通的最强阿法狗仍有人类影子

    不久前,谷歌公开最强进化版本AlphaGo Zero。在3天的训练后,AlphaGo Zero面对挑落李世石的AlphaGo,取得了100:0的碾压战绩,且完全摒弃了人类棋谱,用自我对弈的方式从零开始探索。一时间,人类又回忆起了被AlphaG

    • 2017-11-02
    • 分享到:
  • 斯坦福纳米科学家崔屹:做顶级科研,还要开成功公司
    斯坦福纳米科学家崔屹:做顶级科研,还要开成功公司

    41岁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尺度极其微小:纳米。一根直径0.05毫米的头发,轴向平均剖成5万份,每份的厚度才是1纳米。崔屹极小的尺度却成为突破技术难题的窗口:高能量密度的硅负极电池、能过滤9

    • 2017-11-02
    • 分享到:
  • 基因编辑“大牛”、美国遗传学家丘奇受聘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基因编辑“大牛”、美国遗传学家丘奇受聘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遗传学家乔治丘奇 10月29日,遗传学家、基因编辑技术大牛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在复旦大学受聘为名誉教授。同时,丘奇联合复旦大学金力院士正式启动中国个人基因组计划。 丘奇的研究生涯在解密生命与造物:他是第

    • 2017-10-30
    • 分享到:
  •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学生多出一篇好文章,我就多活一年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学生多出一篇好文章,我就多活一年

    8点半准时进门、周末假日从不间断,对于7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来说,只要不出差,每日的作息规律就是如此,已成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办公室既是他的第二个家,也是他的书房。 一进门,宁静致远的匾额下,数

    • 2017-10-30
    • 分享到:
  • AI专家李飞飞:人工智能未到“牛顿时代”,人才全球稀缺
    AI专家李飞飞:人工智能未到“牛顿时代”,人才全球稀缺

    世界知名人工智能专家李飞飞世界知名人工智能专家李飞飞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未来论坛年会上说,人工智能(AI)近年来非常热门,但长远来看,这个领域还没发展到物理学中的牛顿时代,相关人才更是全球稀缺。 李飞飞

    • 2017-10-29
    • 分享到:
  • 二十年,她和团队在海底“植树造林”十万平方米!
    二十年,她和团队在海底“植树造林”十万平方米!

    在寂静的海底,黄晖和她的团队已经工作了近20年,这支隶属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队伍,主要的工作是在海底繁殖培育造礁珊瑚,从而修复海底生态环境。黄晖表示,世界珊瑚礁的面积占海洋面积不到0.2%,但在珊瑚礁生

    • 2017-10-29
    • 分享到:
  • 潘建伟:经典密码都难逃被破解的宿命
    潘建伟:经典密码都难逃被破解的宿命

    10月27日,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礼前夕,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学术报告会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举行。中科院院士、2017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潘建伟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量子通信的科普。潘建伟说,在量子

    • 2017-10-29
    • 分享到:
  • 80后数学家许晨阳:我们的奥数世界一流,数学研究并不是
    80后数学家许晨阳:我们的奥数世界一流,数学研究并不是

    许晨阳 在已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5位科学家中,1981年出生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是最年轻的。获奖理由是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许晨阳是一位理论数学家,研究代数几何。 10月28日,在未来论坛年会

    • 2017-10-28
    • 分享到:
  •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7日在巴黎总部将首次评选出的空间科学奖章授予包括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内的4名宇航员,以表彰其在推动空间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与杨利伟一起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世界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

    • 2017-10-28
    • 分享到:
  • 美国基因编辑先驱张锋发表新工具:编辑RNA治疗多种顽疾
    美国基因编辑先驱张锋发表新工具:编辑RNA治疗多种顽疾

    作为首位将基因编辑系统CRISPR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开拓者,美国博德研究所华人科学家张锋近来对RNA编辑产生了兴趣,一月内连发两篇相关论文在顶级学术期刊。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张锋团

    • 2017-10-26
    • 分享到:
  • 马云成世界首个科技创业名誉博士
    马云成世界首个科技创业名誉博士

    图为马云被授予首个科技创业(Technopreneurship)名誉博士学位当地时间10月25日上午,菲律宾德拉萨大学(DeLaSalleUniversity)将建校106年以来的首个科技创业(Technopreneurship)名誉博士学位授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 2017-10-26
    • 分享到:
  • 霍金首次公开24岁时博士论文,剑桥大学服务器一度瘫痪
    霍金首次公开24岁时博士论文,剑桥大学服务器一度瘫痪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在史蒂芬霍金还未成为博士的时候,他是如何看待黑洞理论的?现在,这个问题有答案了。当地时间10月23日,今年75岁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宣布,将他在1966年,24岁时撰写的博士论文上传到剑桥大学公

    • 2017-10-24
    • 分享到:
  • 中科院水生所胡强研究员当选国际应用藻类学会候任主席
    中科院水生所胡强研究员当选国际应用藻类学会候任主席

    近日,经国际应用藻类学会(ISAP)执行委员会推荐投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强研究员顺利接任国际应用藻类学会候任主席,成为ISAP成立以来首任亚洲主席,任期至2020年,并将于2020年起担任主席,任期至2023

    • 2017-10-24
    • 分享到:
  • 千人计划海归教授蔡申瓯因病逝世
    千人计划海归教授蔡申瓯因病逝世

    这个口碑奖没有奖金,就是一段颁奖词:身教重于言传,他是披星戴月的科研人,用多年经验指导学生,但求学术薪火相传。他废寝忘食投身研究的身影,是科学大师最好的诠释,也是我们一生的榜样。学生们感觉,他就是校

    • 2017-10-24
    • 分享到:
  • 赵东元院士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赵东元院士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日前,中科院赵东元院士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仪式在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为赵东元院士颁发同济大学名誉教授聘书,并为赵东元院士佩戴同济大学校徽。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 2017-10-24
    • 分享到:
  • 81岁丁肇中:对宇宙保持好奇心,希望找到暗物质反物质
    81岁丁肇中:对宇宙保持好奇心,希望找到暗物质反物质

    丁肇中 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日前在美国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把阿尔法磁谱仪送上太空,是出于自己挥之不去的好奇心,希望借此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的线索。 81岁的丁肇中祖籍

    • 2017-10-22
    • 分享到:
  • 中科大环光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获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中科大环光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获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魏复盛10月20日,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开幕式上,主办方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将首届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颁发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科大环

    • 2017-10-22
    • 分享到:
  • 女学霸不上清华做交警 与人工智能做搭档成全国第一人
    女学霸不上清华做交警 与人工智能做搭档成全国第一人

    郑熠炯今年24岁,是一名杭州交警机动队队员。学霸郑熠炯当年高考分数足以上清华北大,却毅然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圆自己一个交警梦。而她万万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和AI(人工智能)搭档指挥交通的全国第一人,骑着26

    • 2017-10-22
    • 分享到: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