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知
-
中国发现月球新矿物,命名为“嫦娥石”
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嫦娥石”
- 2022-09-09
- 分享到:
-
中科大首次实现芯片集成冷原子磁光阱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与卢征天教授合作,在芯片化冷原子系统上取得新进展,首次实现基于双芯片的冷原子磁光阱系统。这一成果有助于实现量子精密测量、量子模拟与计算相关应用,例如量子重力仪、量子存储器等。双芯片磁光
- 2022-03-30
- 分享到:
-
《自然》子刊报告一种新微波源
量子计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科学家们都在为扩大量子计算规模、发展实用量子计算机而努力。最近,《自然-电子学》报告了一种电路,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产生控制量子计算机所需的高质量微波信号,这可能大大增加量子处理器中的量子
- 2021-12-17
- 分享到:
-
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人脑是由数百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复杂思维机器,要破译其中的奥秘,如同阅读天书。而破译的第一步,便是拥有一份大脑细胞类型的清单。《科学》网站当地时间10月6日报道:一个由4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网络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
- 2021-10-09
- 分享到:
-
科学家发现黑洞吸积流风存在的直接观测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了黑洞热吸积流中存在风的直接观测证据。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发表。宇宙中几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黑洞周围的气体在黑洞引力的作
- 2021-07-21
- 分享到: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验实现量子信息掩蔽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实验实现了光量子信息的掩蔽,成功地将量子信息隐藏到非局域的量子纠缠态中。该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量子信息掩蔽的工作原理和实
- 2021-05-26
- 分享到:
-
中国天文学家新发现135颗O型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在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光谱数据中筛选出209颗O型星,其中135颗是最新发现的。这是迄今为止利用单一光谱数据库,一次性新发现银河系O型星数量最多的研究工作。在这之前,最大的具有光谱信息的银河系
- 2021-05-26
- 分享到:
-
中国科学家合作揭示人类大脑进化的发育调控机制
2021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李程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世华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构建了灵长类迄今最高分辨率的
- 2021-01-30
- 分享到: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矿物“空锌银黝铜矿”
记者11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获悉,由该中心曲凯研究团队近日发现并命名的自然界新矿物——Kenoargentotetrahedrite-(Zn)(空锌银黝铜矿)正式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新矿物全型标本目前
- 2021-01-27
- 分享到:
-
2020年人类发现的新动物
2020年发生了许多事,发生了许多变化,当然也有很多按部就班前行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人类对于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邻居又多认识了许多。发现一个新物种并非难事,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数百万物种我们没有命名。下面就来盘点2020年发现的一些
- 2021-01-16
- 分享到:
-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的时代舞步
新年到了,易主后的明星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带着自家的三个明星单品,以一首《Do you love me》全新登场,喜迎新年。当地时间12月30日,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波士顿动力的Atlas、Spot、Handle三
- 2021-01-01
- 分享到:
-
《流浪地球》技术真实上演,带你看距离最近的太阳
7月16日晚间,欧洲空间局(ESA)发布人类历史上从最近距离拍摄的太阳图像,摄影师是今年2月发射的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 Orbiter)。地球距月球大约1.5亿公里,Solar Orbiter飞到距太阳7700万公里外拍摄了她的样子。早6月中旬Solar Orbit
- 2020-07-17
- 分享到:
-
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最新论文:披露连花清瘟新冠临床试验数据
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院士等领衔的最新论文聚焦连花清瘟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疗效。根据论文披露的临床数据,连花清瘟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对于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的治疗作用明显,且安全性较高。但论文表示,
- 2020-05-27
- 分享到:
-
中国学者首次绘制出灵长类动脉血管衰老的单细胞图谱
灵长类动脉血管衰老的细胞分子机制。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图衰老的血管难以给全身提供足够的养分,将直接导致人体脏器功能的衰退。中国学者首次绘制出了灵长类动脉血管衰老的单细胞图谱,该成果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中国科学院
- 2020-05-07
- 分享到:
-
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SETI),寻找来自宇宙深处高智慧生命的信号。越来越多的地外行星的发现,加上仪器和观测能力的革命性进步,引领了寻找地外
- 2020-04-28
- 分享到:
-
中国研究证实:经常饮茶心脑血管病风险降20%,绿茶更显著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显示,经常饮茶能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尤其对于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群、男性饮茶者、饮用绿茶者,健康获益更为显著。顾东风院士团队
- 2020-01-13
- 分享到:
-
15岁少年发现了1亿年前的甲虫新种
三年前,还在念初一的宋丞峻在一场科普讲座中认识了中科院动物所昆虫分类学专家刘晔。刘晔是一个对昆虫近乎狂热的人,而眼前这位少年亦从小喜欢跟虫子打交道。因为这次遇见,这个少年走上了一条稍稍“反常”的路。据中国科学报12月25日消
- 2019-12-29
- 分享到:
-
中科院实验室“种”钻石:7天长1克拉
种下一颗种子,能够长出果实,但你听说过,种下一颗“种子”,能够长出钻石吗?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创业汇报会”上,大批“典型科研成果”揭晓。其中,在实验室花一周时间就能培育钻石的技术,备受关注
- 2019-11-01
- 分享到:
-
天文学家发现“一日进三餐”的黑洞:每顿吃掉“4个月球”
一个国际天文学团队新发现一个“一日进三餐”的超大质量黑洞,它大约每9个小时“吞食”一次物质,“每顿饭”吃掉的物质大约相当于4个月球。美国航天局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说,这个黑洞位于代号“GSN 069
- 2019-09-13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