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绿帽子是专门为男性准备的。其中的含义,我们都不言而喻。
关于绿帽子的由来, 隔壁老王是这么说的:
从前有对小夫妻,妻子“碧莲”貌美如花,平时在家里做点针线活,丈夫出差在外,久久才回一趟家。毫无意外,碧莲和卖布的隔壁老王gó在了一起。为了不让丈夫发现,贴心的碧莲做了一顶绿色的帽子,丈夫要出远门才可以戴。
这是关于绿帽子的由来,在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可见隔壁老王的力量)。
但是,绿帽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呢?那个让绿帽子真正变成“绿帽子”的人,又是谁呢?
在我们看来,绿色,是充满生命力的颜色。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绿色,却一直不被人喜欢,甚至成了身份低贱、low的代表。
早在《诗经》里,就有相关的记载: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诗经·邶风·绿衣》
大致是说,“把绿色衣服穿在外面,把黄色的穿在里面,太难过了,根本停不下来.”
这首诗,被古人认为是庄姜夫人遭遇小三后的伤心之作。
在古人眼里,黄色是正色,因为它和红色、蓝色一样,可以直接用花、草染出来。但是绿色却只能用黄和蓝掺杂在一起,最后得到这种不纯不正的“间色”。
也就像在这首诗里所唱,原本应该把黄色(正色)穿在外面,绿色(间色)穿在里面,而现在却本末倒置,诗人用衣服作为象征,暗指自己被小三上位,很是伤心。
包括在古代官服的颜色设置上也可以看出,绿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三品以上紫袍,五品以上是绯(红)袍,六品以下就是各种各样的绿袍。
我们熟悉的白居易,就在自己被贬时哭诉: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
眼泪滴湿的青衫,不是普通的衣服,正是象征着自己被贬为九品芝麻官的绿袍子。
就这样,绿色成了“低等”的代表色,也是古代人民心中,最看不起、最不愿意尝试的服装颜色。
到了唐代,绿色,甚至成为一种精神的折磨。当时的官员们惩罚犯人不用杖罚,而是直接让他们包上绿头巾,以此作为对犯人的羞辱、折磨。
不过,这时的绿头巾还是绿头巾,只是因为绿色让人讨厌。而真正赋予了绿头巾特殊含义的人, 其实不是隔壁老王,而是明太祖朱元璋。
在朱元璋收复中原之前,元朝统治者入侵中原,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原人比“马上行动”的他们还要开放,竟然遍地都是红灯区。
为了方便管理,他们规定这些卖肉的妹纸,必须穿紫色的衣服,而在妓院里做工的男人必须带绿色的头巾。
等到明太祖朱元璋收复了中原后,对人民着装更是 要求 苛刻 。上自天子、亲王、文武百官,下至老百姓,从样式、颜色、花纹、料子,到衣袖的长度、开衩的高度,都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当然,对这些红灯区里的妓女们也不例外。
朱元璋下了一道指令:
乐妓,明角冠,皂褙[bèi]子,不许与民妻同。
也就是说,妓女之类的从业者必须统一戴着“角冠”,穿长袍,装扮不可以与良家妇女相同。
宋代《歌乐图》里的歌姬穿的就是褙子
不过,最惨的是这些娶了这些妓女们的汉子!
朱元璋认为,让自己的女人卖身,一定是好吃懒做的男(la)人(ji)!
于是,他规定:
男子令戴绿巾,腰系红搭膊,足穿带毛猪皮靴。
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带绿头巾,腰系红布带,脚穿毛猪皮鞋。而且 走路时, 不能在马路中间,只准在马路左右两边紧挨着墙走。
就这样,红腰带和绿头巾都有了特殊的含义。
不过, 红腰带随着本命年的盛行,逐渐被洗白,成为了扭转运势的辟邪之物。
而苦逼的绿头巾,却越演越烈,渐渐升级为“绿帽子”,专门用来讥讽妻子有外遇的男人。于是,不仅是绿帽子,连绿色也成为许多男人心中不忍触碰的痛。
你看,如果不是 朱元璋 的强迫症,如果他没有下那道指令,绿头巾就还是那条绿头巾,绿帽子也不是今天的绿帽子...
但是,不管是谁发明了绿帽子,苦的都还是宝宝...